内螺纹成型工艺中,当拉伸时首检样平均外径不能符合技术要求时,应调

题目

内螺纹成型工艺中,当拉伸时首检样平均外径不能符合技术要求时,应调整()

  • A、预定径
  • B、定径
  • C、钢球
  • D、旋模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内螺纹成型工艺流程:()

  • A、放料——矫直——预拉伸——旋压成型——定径拉伸——收卷——检验
  • B、放料——矫直——预拉伸——收卷——检验
  • C、放料——矫直——预拉伸——旋压成型————收卷——检验
  • D、预拉伸——旋压成型——定径拉伸——收卷

正确答案:A

第2题:

内螺纹精整是内螺纹成型的下一个工序,而精整工序可能出现缩径,所以我们在内螺纹成型生产中平均外径不应控制在()。

  • A、技术要求平均外径的最小值
  • B、技术要求平均外径的最大值
  • C、技术要求平均外径的基准值
  • D、技术要求平均外径的基准值偏大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场站施工图中,当工艺管线为夹层套管时,应表示()。

A、内径

B、内、外径,并用斜线分开

C、外径

D、外径×壁厚


参考答案:B

第4题:

内螺纹成型加工工艺中∮9.52铜管采用的是几球工艺,错误的是:()

  • A、3球
  • B、4球
  • C、5球
  • D、6球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在内螺纹成型起始拉伸时,为了防止在拉伸中由于管坯尺寸变化造成克重超现象,在起始拉伸时把首样克重控制在()。

  • A、技术要求平均克重
  • B、技术要求平均克重的最小值
  • C、技术要求平均克重的最大值

正确答案:A

第6题:

内螺纹成型生产过程中,内螺纹铜管表面出现异常,更换钢球后发现仍然不能达到要求,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更换旋压环以及抛光预定径。假如是因为在线下料晶粒度大,就要更换管坯

第7题:

为了防止内螺纹铜管底壁不均,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对管坯有如下要求()

  • A、平均外径符合技术要求
  • B、壁厚允差符合技术要求
  • C、偏心度符合技术要求
  • D、克重均匀,并符合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B,C

第8题:

钢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伸、调直、切断、焊接
B.除锈、调直、切断、成型
C.除锈、调直、弯曲、成型
D.除锈、拉伸、切断、焊接

答案:B
解析:
钢筋加工一般要经过四道工序:除锈、调直、切断、成型。

第9题:

内螺纹成型工艺用油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32#冷拉外膜油,出光560,KN140-1,煤油,N32汽轮机油

第10题:

在拉伸工艺中D0-d的环区,如果能够全部进入凹模称为()成型。

  • A、普通拉伸
  • B、专用拉伸
  • C、特种拉伸
  • D、窄缘拉伸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