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酵是啤酒主发酵的延续,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残留糖分分解形

题目

后发酵是啤酒主发酵的延续,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残留糖分分解形成的()溶于酒内,达到饱和,使啤酒在低温下陈酿,促进酒的成熟和澄清。

  • A、氧气
  • B、酒精
  • C、二氧化碳
  • D、麦芽三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啤酒发酵过程中,可发酵性糖类是按下列顺序进行分解的①麦芽三糖②麦芽糖③蔗糖④果糖⑤葡萄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害的是()

  • A、牛奶发酵制成酸奶
  • B、腌咸菜
  • C、植酸酶分解植酸
  • D、啤酒发酵

正确答案:C

第3题:

鉴别脑膜炎奈瑟菌与卡他布兰汉菌的相关试验是

A.蔗糖发酵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麦芽糖分解试验

D.触酶试验

E.菊糖分解试验


正确答案:C

第4题: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进行呼吸,将糖分解为()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进行无氧发酵,将糖分解为()和()。


正确答案:二氧化碳;水;酒精;二氧化碳

第5题:

完成主发酵后的发酵液叫(),此时酒中的()含量尚不足,口味不够成熟,还需进行后发酵。


正确答案:嫩啤酒;CO2

第6题:

传统啤酒的主发酵,根据发酵表面现象,将主发酵分为几个阶段,简述其过程


正确答案:①酵母繁殖期麦芽汁添加酵母8~16h以后,液面上出现二氧化碳小气泡,逐渐形成白色、乳脂状的泡沫,酵母繁殖20h以后立即进入主发酵池,与增殖槽底部沉淀的杂质分离。
②起泡期入主发酵池4~5h后,在麦汁表面逐渐出现更多的泡沫,由四周渐渐向中间扩散,泡沫洁白细腻,厚而紧密,如花菜状,发酵液中有二氧化碳小气泡上涌,并将一些析出物带至液面。此时发酵液温度每天上升0.5~0.8℃,每天降糖0.3~0.5oP,维持时间1~2天,不需人工降温。
③高泡期发酵后2~3天,泡沫增高,形成隆起,高达25~30cm,并因发酵液内酒花树脂和蛋白质-单宁复合物开始析出而逐渐变为棕黄色,此时为发酵旺盛期,需要人工降温,但是不能太剧烈,以免酵母过早沉淀,影响发酵。高泡期一般维持2~3天每天降糖1.5oP左右。
④落泡期发酵5天以后,发酵力逐渐减弱,二氧化碳气泡减少,泡沫回缩,酒内析出物增加,泡沫变为棕褐色。此时应控制液温每天下降0.5℃左右,每天降糖0.5~0.8oP,落泡期维持2天左右。
⑤泡盖形成期发酵7~8天后,泡沫回缩,形成泡盖,应即时撇去泡盖,以防沉入发酵液内。此时应大幅度降温,使酵母沉淀。此阶段可发酵性糖已大部分分解,每天降糖0.2~0.4oP。

第7题:

在密闭容器中的酵母菌细胞,葡萄糖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途径是()

  • A、有氧呼吸
  • B、酒精发酵
  • C、乳糖发酵
  • D、乳酸发酵

正确答案:B

第8题:

后发酵是啤酒主发酵的延续,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使残留糖分分解形成的( )溶于酒内,达到饱和,使啤酒在低温下陈酿,促进酒的成熟和澄清。

A.氧气

B.酒精

C.二氧化碳

D.麦芽三糖


正确答案:C

第9题:

糖化过程中,为提高啤酒发酵度,淀粉的分解要彻底完全。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啤酒发酵后残留于啤酒中的含氮化合物一般只和酵母吸收量和高分子蛋白的吸附沉淀量有关。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