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题目

气浮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浮净水工艺适用条件及设计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由于气浮是靠气泡托起絮粒,絮粒越多,所需气泡量越多,故气浮不宜用于高浊度原水的处理,而较适用于:(1)低浊度原水(SS<100mg/l)。
(2)含藻类及有机杂质较多的水。
(3)低温度(<4℃),也包括因冬季水温较低而用沉淀澄清处理效果不好的原水。其设计要点为:
(1)通过气浮小样试验或模型试验,选择适当的溶气压力及回流比。
(2)通过小样试验确定反应形式及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以取10~15min为宜。
(3)反应池与澄清池合建。进入气浮池接触室的流速宜控制在0.1m/s。
(4)接触室的水流上升流速一般取10~20mm/s,室内的水流停留时间不宜小于60s。
(5)确定接触室内的溶气释放器的型号和数量。
(6)气浮分离室的水流(向下)流速一般取1.5~2.5mm/s。
(7)气浮池的有效水深一般取2.0~2.5m,池中水流停留时间一般在10~15min。
(8)一般气浮池单格宽度不超过10m,池长不超过15m为宜。
(9)气浮池一般采用刮渣机定期排除,其行车速度宜控制在5m/min以内。
(10)气浮池集水应力求均匀,一般采用穿孔集水管,集水管最大的流速宜控制在0、5m/s左右。
(11)压力溶气罐一般采用阶梯环为填料。填料层高度通常取1~1.5m。这时罐直径一般根据过水截面负荷率100~150m3/h、m2选取,罐高为2.5~3.0m。

第2题:

气浮法水处理工艺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2.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的细微气泡
3.使气泡与呈悬浮状的物质产生黏附作用

第3题:

真空去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真空去气的基本原理是:液体中气体的浓度受液面上同类气体压力的影响,周围的气体压力越高,液体中越容易溶解该种气体,若压力降低,则溶解量随之减少。通过抽真空,降低气相中气体压力,从而降低钢水中气体溶解度,达到去气的目的。

第4题: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基本流程与熔气方式?各有何特点?当前常用的是那种溶气方式?


正确答案: 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是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于水中,再使压力降至常压,把溶解的过饱和空气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其工艺流程有全溶气流程、部分溶气流程和回流加压溶气流程3种;溶气方式可分为水泵吸水管吸气溶气方式、水泵压水管射流溶气方式和水泵-空压机溶气方式。
全溶气流程是将全部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与其它两流程相比,其电耗高,但因不另加溶气水,所以气浮池容积小;部分溶气流程是将部分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其余废水直接送入气浮池,该流程比全溶气流程省电,另外因部分废水经溶气罐,所以溶气罐的容积比较小,但因部分废水加压溶气所能提供的空气量较少,因此,若想提供同样的空气量,必须加大溶气罐的压力;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出水进行回流加压,废水直接送入气浮池,该法适用于含悬浮物浓度高的废水的固液分离,但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者大。水泵吸水管吸气溶气方式设备简单,不需空压机,没有空压机带来的噪声;水泵压水管射流溶气方式是利用在水泵压水管上安装的射流器抽吸空气,其缺点是射流器本身能量损失大一般约30%,若采用空气内循环和水内循环,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达到水泵-空压机溶气方式的能耗水平;水泵-空压机溶气方式溶解的空气由空压机提供,压力水可以分别进入溶气罐,也有将压缩空气管接在水泵压入泵上一起进入溶气罐的。
目前常用的溶气方式是水泵-空压机溶气方式。

第5题:

水的气浮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水和废水的气浮法处理技术是在水中形成微小气泡形式,使微小气泡与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漂浮絮体,絮体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以此实现固液分离。

第6题:

喷嘴式气浮法属于下列那类气浮分类。()。

  • A、溶气气浮
  • B、电解凝聚气浮
  • C、机械碎细气浮
  • D、叶轮式气浮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与沉淀法相比,气浮法分离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浮渣含水率较低,一般低于96%,排渣方便,由于气浮法分离池的表面负荷率有可能高达12m,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只需10~20min,而且池深只需2左右,可节省基建投资

第8题:

对铝合金液进行氮气旋转喷吹除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氮气从旋转除气机的石墨喷头喷射出后在铝液里上浮,刚从石墨喷头出来的氮气泡里面氢分压为0,在氮气上浮的时候氢在氢压力差的驱动力下自铝液扩散进入氮气泡中,这一过程直至氮气泡中的氢分压和铝液中的氢分压相平衡时才会停止,然后氮气带着氢气上浮至表面排除,起到除气的效果。

第9题:

气浮法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产生气泡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延长气泡的稳定时间?


正确答案: 基本原理:在水中生成微小气泡,与水中的悬浮颗粒黏附,漂浮至水面然后刮除。
有电解气浮法、分散空气气浮法、溶解空气气浮法三种。
使用优良的释放器

第10题:

气浮时,压力溶气水为什么要减压释放?它有哪几种释放设备?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减压利于溶于水中的空气迅速地以极为细小的气泡形式释放出来,从而产生较好的气浮效果。
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减压释放设备分两类:一种是减压阀,一种是释放器。减压阀是利用现成的截止阀,其缺点是:多个阀门相互间的开启不一致,其最佳开启度南予调节控制,因而从每个阀门的出流量各异,且释放出的气泡尺寸大小不一致;阀门安装在气浮池外,减压后经过一段管道才送入气浮池,若管道较长,则气泡合并现象严重,影响气浮效果;在压力溶气昼夜冲击下,阀芯与阀杆螺栓易松动,造成流量改变,使运行不稳定。
释放器是根据溶气释放规律制造的,目前国产的TS型、TJ型和TV型的特点是:
1)、在0.15MPa以上时,即能释放容气量的99%左右,释放完成;
2)、能在0.2MPa以上的低压下工作,即能取得良好的净水效果,节约能耗;
3)、释放出的气泡微细,平均直径为20~40μm,气泡密集,附着性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