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相对等高线的布置方式有()、()、()三种类型。

题目

坡地建筑相对等高线的布置方式有()、()、()三种类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平行于等高线;垂直于等高线;斜交于等高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按照镇土地利用布局的整体要求,综合考虑相邻用地的功能,道路交通等因素进行规划,通常有()三种布局形式。

A、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B、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轴向布置方式

C、相对分散布置方式、轴向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D、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参考答案:B

第2题:

山地不同风区对建筑通风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A.背风区,可能产生绕风或窝风,布置居住建筑,通风不好
B.顺风坡区,风向平行等高线,建筑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C.高压风区,风压较大,宜布置高楼,通风良好
D.迎风坡区,风向垂直等高线,建筑顺等高线或斜交等高线布置,通风良好

答案:C
解析:
高压风区,风压较大,如布置高楼,则背面涡风区就会产生大的涡流。

第3题:

当基地坡度(),房屋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对朝向不利时,常采用垂直或斜交于等高线的布置方式。

A.小于30%

B.小于25%

C.大于25%

D.大于15%


参考答案:C

第4题:

在坡地上建造住宅,当建筑与等高线垂直时,一般采用何种方式较为经济?( )

A.分层筑台
B.吊脚
C.悬挑
D.错层

答案:D
解析:
垂直于等高线布置的建筑,土方量较小,通风采光及排水处理较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容易解决,但与道路结合较困难,室外台阶较多。垂直于等高线布置的建筑,一般采取错层处理,错层的多少可随地形而异,并考虑由此形成室外景观。

第5题:

设计条件
1.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块台地,如图所示,试卷比例1:200。
2.每块台地均高于相邻坡地,台地与相邻坡地的最小高差为0.15m。


任务要求
1.绘制等高距为0.15m,且经过A点的坡地等高线,标注各等高线高程。 2.标注三块台地及坡地上B点的标高。

答案:
解析:
解题要点
1.根据坡度、坡向及等高线正确理解场地条件,并进行三维空间思维。
2.正确运用设计等高线法进行场地竖向设计。
作图提示
1.以A点标高100.00m为起点,按3%及5%的坡度即以0.15m等高距绘制等高线。
2.根据等高线得B点高度为101.50m。
3.根据每块台地均高于相邻坡地0.15m,可知台地1的标高为100.75m,台地2的标高为101.35m,台地3的标高为101.95m,台地1与台地2两者高差为0.60m。台地2与台地3两者高差也为0.60m。 4.台地2的标高为101.35m,与相邻坡地最低点100.60m,两者高差为0.75m。

第6题:

柱是现场预制的主要构件,布置时应首先考虑。根据与塔式起重机轨道的相对位置的不同,其布置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


参考答案:平行、倾斜、垂直

第7题:

居住区建设用坡地宜采用台地式规划布置的地形为:( )

A.平坡地
B.陡坡地
C.中坡地
D.急坡地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居住用地应按照小城镇土地利用布局的整体要求,综合考虑相邻用地的功能、道路交通等因素进行规划,通常有()三种布局形式。

A、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B、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轴向布置方式

C、集中布置方式、相对分散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D、相对分散布置方式、轴向布置方式、网络状布置方式


参考答案:D

第9题:

设计条件:
·某坡地上已平整出三块台地,如图(a)所示。
·每块台地均高于相邻坡地,台地与相邻坡地的最小高差为 0.15m。
比例:1:200
单位:m

【任务要求】
·绘制等高距为 0.15m 且经过 A 点的坡地等高线,标注各等高线高程。
·标注三块台地及坡地上 B 点的标高。
·根据作图结果,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对应答案。

答案:
解析:
1.确定 100.00 等高线位置
由于题目已知基地南侧边界线上 100.00m 高程 A 点位置,故我们只需求出基地西侧边界线上高程为 100.00m 的点的位置,连接两点即可确定 100.00 等高线位置。已知 A 点高程为 100.00m,设定西南角为 C 点,C 点与 A 点之间距离为 5.00m,A、C 点之间坡度为 5%,由此可计算出 C 点高程为 100.00m-5.00m×5%=99.75m。下面我们可以找出西侧边界线上 100.00 标高点(H 点)的位置。已知 C 点高程为 99.75m,与 100.00m 高程相差 0.25m,南北方向上坡度为 3%,所以 C 点与 H点之间的距离为 0.25m/3%=8.33m。从 C 点垂直向北 8.33m 即为南北方向上高程为 100.00m 的点(H点)的位置。连接 AH,即为 100.00 等高线,如图(b)所示。

2.确定场地上其他等高线位置
由于题目要求场地内等高距为 0.15m,已知东西方向上场地坡度为 5%,可以得到东西方向上等高线间距为 0.15m/5%=3.00m,所以从100.00 等高线分别向西、东两侧以 3.00m 的距离依次作100.00 等高线的平行线,得到 99.85、100.15、100.30、100.45、100.60、100.75、100.90、101.05、101.20、101.35、101.50、101.65、101.80、101.95 等高线,如图(c)所示。

3.确定三个台地标高和 B 点标高根据题目要求,台地高程必须高于
坡地高程,且台地与坡地之间的最小高差是 0.15m。如图(d)所示,台地 1 最高高程点为 D 点 100.60m,则台地 1 高程为 100.60m+0.15m=100.75m。台地 2最高高程点为 E 点 101.20m,则台地 2 高程为 101.20m+0.15m=101.35m。台地 3 最高高程点为 F点 101.80m,则台地 3 高程为 101.80m+0.15m=101.95m,所以选择题第 4 题应选答案 D。台地 1与台地 2 相差高度为 101.35m-100.75m=0.6m,所以选择题第 2 题应选答案 C。看图可知,101.50m等高线正好与 B 点相交,故 B 点高程为 101.50m,选择题第 1 题应选答案 B。 台地 2 高程为 101.35m,台地 2 原地形中最低点高程为 100.60m(D 点),所以台地 2 与原地形最大高差为 101.35m-100.60m=0.75m,选择题第 3 题应选答案 B。

第10题: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等高线布置,综合考虑的条件不包括( )。

A.朝向
B.通风
C.采光
D.地质条件

答案:C
解析: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等高线布置,综合考虑朝向、通风、地质条件。平面组合有错叠、跌落、掉层、错层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