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

题目

“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

  • A、先秦诸子的论述
  • B、魏晋南北朝文论
  • C、唐代诗论
  • D、宋代画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

A. 《春秋》

B. 《尚书》

C. 《易传》

D. 《文心雕龙》


正确答案:C

第2题:

论述“意境”是我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参考答案:

①它是构成绘画艺术审美不可缺少的因素。2、“情”与“景”,情是指艺术家的主观的思想情趣;景不单是自然风景,而是指一切生活景象而言。情和景的统一,即虚和实,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唯有二者的和谐统一,情景相生,情景交融,才能有意境,才能有艺术的美。2、“意”与“境”
②它是体现画家艺术精神最高理想的境界1、以意“造境”(造境,即作家按自己的理想所描绘出来的生活图景,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或少有的,只是作家所希望有的。)2、以境“写境”(写境,绘画作品中环境描写)3、以诗“取境”(取境,谓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
③它是塑造绘画艺术形象创作思维的途径1、“意造境生”2、“写貌物情”3、“不尽之意”


第3题:

崇高,作为美学范畴,是从东方美学引入的一个概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孕育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诞生于唐代。

A

B



第6题:

中国美学的一般特点是什么“意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参考答案:中国美学从它的重天人合一、重生存、重生活、把人当做知情意的整体来看待的哲学前提出发,在历史上发展出一套与西方美学迥然有别的直觉型、顿悟型的美学系统。中国古人的一个基本倾向,就是肯定“本根”寓于事物之中,本根与事物之间有一种不即不离的关系,绝非可以自足的本体。作为宇宙本根的“道”的本质属性就是“自然”,而这种自然既包括物质世界也包括感性生命。受到这种哲学的影响,儒家美学认为审美规范是一个经验的而不是超验的范畴。道家美学主张“道法自然”,认为道是物质性与精神性、功能性和实体性混而未分的整体,不可以语言、经验、见闻去限定,人生的目的是摒弃人间道德、遵从“上德”即返乎原始,由此孕育了道家特有的在具体的、特殊的直悟中把握对象的思维方式和它的美学飘逸脱俗的性格。中国美学这种观照超验和经验、形上与形下的特有方式,在审美实践上,典型表现为它对“意境”这一概念的创造和应用。意境者,意义之境界也。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雕塑,它们表现出来的都是中国哲学统虚实、合有无的特点。所谓统虚实,是指由想像而产生的意向境界。其中,由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而欣赏者被引起的想像是“虚”。所谓合有无,是指虚实相间的艺术形式,其所体现的归根结底是寓“有”于“无”的哲学理想。化景物为情思,变物象为意蕴,数千年来,从来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美学的不二神髓。

第7题:

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C

第8题:

想象最早作为一个概念出现在()的《理想国》中。----绘画被定义为是对“显现的形象”的模仿。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色诺芬


参考答案:B

第9题:

可持续性发展作为一个概念最早提出的是在()


正确答案:《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第10题:

中西传统美学概念体系差异颇大,下列术语中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有()

  • A、意境
  • B、崇高
  • C、阴柔
  • D、风骨
  • E、气韵

正确答案:A,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