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的发展

题目

简述我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的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7年8月,《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的正式启动,对于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正确答案:√
A。略

第2题:

2007年8月,《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有正式启动,对于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丰富证券投资品种、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正确答案:√

第3题:

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不仅自成体系,而且在总体上说,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它主要包括:
(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2)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3)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4)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5)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条约。

第4题:

简述我国的担保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1、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其中“担保物权”一节规定了抵押权、质权、留置的基本规则,增加了可用于担保的财产形式,改变了《担保法》的一些规定,其中有些对信贷业务影响很大。

第5题:

简述我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的发展


正确答案:我国企业债市场(包括公司债)的年头要早于股票市场,1984年已经出现企业自发募集资金的活动。国务院1987年3月27日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及1993年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确立了企业债券管理的法律框架,由国家计委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理。1993年12月《公司法》出台,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净资产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发行公司债券。自此,我国实践中呈现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并行的格局。
由于国家计委只管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融资安排,不管非国有企业的类似活动,所以,企业债券从一起步就限制在国有经济部门内。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了企业债券由国家计委(现为国家发改委)集中管理审批的格局,实践中,大型国有企业的债券实际上隐含着政府信用的担保,并不是建立在企业信用基础上的真正意义的公司债。目前,在企业债券的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发改委控制大部分企业债的发行审批,而中国人民银行控制年限在一年内的企业债券(又称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债券交易市场也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两个割裂的市场。
另一方面,《公司法》的实施并没有带来公司债券蓬勃发展的局面。由于国家对融资规模的控制,我国企业的公司化转型主要着眼于发行股票并上市,很少使用公司债券这一融资工具,因此,公司债券市场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的一条“短腿”。
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公司债券作为国外证券市场中最主流的融资工具也得到各方关注。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从企业债中划出公司债这一块“试验田”,试行市场化发行公司债的机制,引入信用评级,不强制要求提供担保,募集资金用途不再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挂钩。2007年9月,长江电力发行了公司债,成为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债,也标志着我国公司债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第6题:

简述我国“滥用知识产权限制、排除竞争”法律制度的中“强制许可”。


答案:为规制我国“滥用知识产权限制、排除竞争”,我国建立了“强制许可制度”。相关规定如下: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给予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应当根据强制许可的理由规定实施的范围和时间。强制许可的理由消除并不再发生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专利权人的请求,经审查后作出终止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不享有独占的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处理使用费问题。付给使用费的,其数额由双方协商;双方不能达成协议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裁决。专利权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专利权人和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关于实施强制许可的使用费的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7题:

( )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推动了我国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发展。

A.2001
B.2006
C.2008
D.2012

答案:C
解析:
2008年,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推动了我国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发展。

第8题:

简述我国导游服务的发展历程。


正确答案:
我国导游服务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它始于20世纪20年代,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旅行社;第二个时期是自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这个时期的导游服务是作为外事接待工作的面貌出现的;第三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即我国导游服务同国际接轨时期。在这个时期,导游服务队伍扩展迅速,导游服务构成了旅游产品的重要内容;导游服务程序和质量实现了标准化,导游服务管理实现了制度化和法制化。

第9题:

简述我国的涉外法定继承的法律制度。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涉外法定继承作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36条规定: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进行了完善。该法第149条规定: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上述法律规定表明我国在涉外法定继承方面采用区别制。

第10题:

简述我国银行卡法律制度的构成


正确答案:1、银行卡管理法规;
2、合同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中国银联公司制定的业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