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题目

应该怎样看待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问题?有关这一问题的理论判断会对政府的决策和公众的政策建议产生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经济学家们通常用“货币供给究竟是外生变量(即外生性)还是内生变量(即内生性)”这样的命题来判断货币当局与货币供给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这个变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含义是:货币供给的变动,货币当局的操作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体系中的实际变量以及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等因素。
(2)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政策含义的一个问题。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就是说,货币供给总是要被动地决定于客观经济过程,而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自然,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特别是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调节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认定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影响经济进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述( )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A、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

B、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C、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


正确答案:AD

第2题:

后凯恩斯学派对凯恩斯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主要反映在( )方面。

A.货币需要量的外生性还是内生性

B.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还是内生性

C.货币需求函数

D.货币乘数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不属于供给学派关于货币政策观点的是()。

A.货币问题的关键在于货币数量

B.供给创造了对货币的需求

C.政府应根据生产和供给所产生的需要安排货币供给量

D.货币政策的核心是控制货币的质量


参考答案:A

第4题:

怎样看待政策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政策理论角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正确答案: 根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分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主要存在于执行机构和目标群体之间。基本上可归结为五类:
1、实际政策不能得到执行
2、不能得到完全执行
3、歪曲后得到执行
4、表面上执行而实际未执行
5、与原政策背道而驰。
其造成的后果是:影响政策效力的发挥,使政策效力出现零效力或负效力,损害目标群体的利益,挫伤其积极性,政策做为一种资源被滥用或误用后,它的“利益调节器”作用的发挥便受阻,失去其利益取向,更勿庸提满足大多数人的“多数满意原理”。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加强对执行机构的监管,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跟踪调查或不定期抽查。

第5题:

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货币层次和货币范围产生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传统的货币理论中,根据金融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将货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而,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
一是要客观存在具有明显不同流动性和收益的金融资产;
二是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并且在统计时点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性。在电子货币条件下,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前提受到了挑战。
电子货币对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电子货币会影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电子货币缩小了金融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差异从而导致了货币的存在形式在活期存款和通货之间进行频繁转换,这就模糊了M0和M1之间的界限;其次,电子货模糊了金融资产之间的界限从而给货币层次的划分带了影响。

第6题:

下述( )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正确答案:AC

第7题:

根据二阶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给实现机制,论述影响与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外生性和内生性。货巾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争论的实质是什么?这一争论有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意义?


答案:
解析:
所谓二阶银行体制,即中央银行供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供应市场货币。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公式可知,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漏损率k、活期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准济金率、定期存款比率以及超额准备金率。

从基础货币方面看,基础货币在性质上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在数量上是中央银行的资产净 额。所以,基础货币可表示为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净额(F)和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净额(A)之和。用公式表示为B=F+A。其中,F实际上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是“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栋数”。从中央银行角度看。F作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央行没有控制能力,因为国际收支状况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进行控制的。而对于A,中央银行可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买卖证券和调整再贴现率以及调整存款准格金比率等,从不同的方面控制自身的资产规模,从而直接决定基础货币的大小以及变动。 从货币乘数方面看,货币乘数受现金比率c、活期存款比率f、定期存款比率i、法定准格率 r、超额准备率e这5个因素影响。其中c、f、i、r这4个因素主要取决于公众的行为,e由存款货币银行决定,r则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决定虽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但中央银行仍可通过调控利率、再贴现率等间接影响公众和商业银行对未来的预期,从而间接调控c、f、i、r、e这些货币乘数影响因子。综上,从央行宏观调控的角度分析,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可分为央行可控和不可控两部分。 如果央行对货币供应以控制,也就是说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供应量决定货币供应或者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改变货币供应量,那么货市供应即为外生的,反之则为内生的。这就是货币供给外生性与内生性争论的实质。 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争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就意味着央行可以主动地、相机抉择地控制一国的货币数量,进而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央行无法单方而地控制货币数量,因此单纯的货币政策无法产生可预计的结来,对经济的干预需要央行与政府共同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收人政策。显然,如果央行主观认为货币是外生的,但客观上却是内生的,那么货印政策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对经济体产生也害的影响。因此搞淸楚货币供应是外生还是内生的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第8题:

对货币政策造成的影响,理论界趋于一致的是()。

A、货币政策会对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重要影响

B、货币政策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C、货币政策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D、货币政策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C

第9题:

社会性学习理论怎样看待学习问题?


正确答案:是学会在不同社会环境中正确行动的知识。在职业教育,特别是企业培训中,社会性学习一般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感受并验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体会自己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性学习中,信息交流在个体学习和个体知识与社会学习和社会知识之间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第10题:

合理预期学派认为()。

  • A、实际利率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的
  • B、真正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不是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公众的预期
  • C、货币不会对实际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 D、在货币是否是中性的问题上,货币学派是正确的
  • E、公众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