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对声源定位时,对低频信号的方向性不敏感,含高频谐波多的声音穿透力强。

题目

人耳对声源定位时,对低频信号的方向性不敏感,含高频谐波多的声音穿透力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

(D)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波的听觉


正确答案:AC

第2题: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

(A)首先丧失对低频声音的听觉
(B)首先丧失对中频声音的听觉
(C)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D)首先丧失对低频和高频两端声音的听觉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反应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对高频的声音,特别是频率在1000Hz~5000Hz之间的声音比较敏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对于高频振动,则只需在一个方向()进行测量即可。这是因为低频信号的方向性较强,而高频信号方向不敏感的缘故。


正确答案:径向

第5题:

老年性耳聋的特点是

A.对声音的高频域区敏感性不稳定
B.对声音的高频域区敏感性最早发生障碍
C.对声音的低频域区敏感性最早发生障碍
D.对声音的低频域区敏感性不稳定
E.对声音的高、低频域区敏感性都不稳定

答案:B
解析:

第6题:

[多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A.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B.人耳对16—20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
C.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的听觉
D.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低频声的听觉

答案:A,C
解析:
在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也比较高。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但老年人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第7题:

等响度曲线反映了人耳对哪种声音感受不太敏感?( )

A.低频
B.中频
C.中高频
D.高频

答案:A
解析:
人耳对于高频噪声是1000~5000Hz的声音敏感,对低频声音不敏感。

第8题: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

A.首先丧失对低频声音的听觉

B.首先丧失对中频声音的听觉

C.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D.首先丧失对低频和高频两端声音的听觉


正确答案:C

第9题:

随着年龄的提高,个体会逐渐表现出听力损伤的现象,其特点是

A.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
B.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男性下降得更快
C.与低频声音相比,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
D.与高频声音相比,对低频声音的感受能力降低更快;且女性下降得更快

答案:A
解析:
随着个体年龄的提高,会逐渐表现出听力损伤的现象。其特点是对高频声音的感受能力下降得更快,男性对高频声音的灵敏度随年龄增长下降得比女性要快。

第10题:

人耳对不同频率刺激声的敏感度不同,最敏感的频率是()。

  • A、低频;
  • B、高频;
  • C、中频;
  • D、低频和高频;
  • E、无差异。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