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中,日军与台湾抗日派原住民有小规模接触,日

题目

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中,日军与台湾抗日派原住民有小规模接触,日军分三路扫荡抗日派的()

  • A、牡丹社
  • B、高士佛社
  • C、女奶社
  • D、抗日社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牡丹社事件后,首先被派遣来台,从事各项建设的清朝官员是()。

A、刘铭传

B、丁日昌

C、沈葆桢

D、邵友濂


参考答案:D

第2题:

举例说明台湾原住民有特色的酿酒方法。


参考答案:

原住民酿酒大致有糯米酿、黍米酿两种。最有特色的是嚼米为曲酿酒,嚼米为曲的工作常由未婚少女担任。也有将糯米或黍米蒸熟,以禾草或熟粟米作曲的酿法。当地还有类似啤酒的饮料,是用某种苦草和黍米一起酿成的。


第3题: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 )

A.日本宣布投降

B.台湾由中国收回

C.侵华日军投降

D.美军占领日本


答案:B

第4题:

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

  • A、雾社事件
  • B、牡丹社事件
  • C、新城事件
  • D、威里事件

正确答案:B

第5题:

1874年12月20日,日军全部退出台湾,沈葆桢上奏朝廷,建议开发台湾。具体措施有()

  • A、开禁;
  • B、开府;
  • C、开路;
  • D、开矿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列举常见的台湾原住民舞蹈。


参考答案:

(1)拉手舞,拉手舞是原住民舞蹈中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在原住民中广泛流传,因表演时舞者手携手,且歌且舞而得名。
(2)“口弦舞”,流传于泰雅人居住区,舞蹈时边拨奏口弦边舞或以口弦伴奏。
(3)杵歌,是以木杵敲舂为特点,且歌且舞的舞蹈形式,它脱胎于舂米劳动,有“杵音”、“杵乐”、“杵舞”等称。以居住在台湾日月潭边邵人的杵歌最为著名。
(4)发舞,亦称“甩发舞”,以甩摆头发为表演特征得名,是兰屿雅美妇女传统的舞蹈,称为“奥伊东”。


第7题:

对于曾国藩政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定太平天国有功
B.成立淮军
C.推行戊戌变法
D.牡丹社事件后协防台湾

答案:A
解析:
曾国藩开创了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招募训练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学术上有很大贡献,在近代史上很有影响。他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没有推行戊戌变法。牡丹社事件后协防台湾的是沈葆桢。因此,正确答案是A。

第8题:

台湾的“原住民”或“原住民族”称谓,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取代“高山族”、“山地民族”和“山胞”等台湾少数民族统称而出现的词语。1994年台湾当局在所谓“修宪”时写入“原住民”一词,到1997年又明确为“原住民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抗战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不断制造反共磨擦事件的原因()。

  • A、日本的政治诱降
  • B、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发展壮大
  • C、日军的军事压力
  • D、八路军不抗日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曾在中法战争和反抗日军侵占台湾的斗争中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是()。

  • A、徐骧的义军
  • B、黑旗军
  • C、湘军
  • D、义和团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