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祭坛建筑发展历史。

题目

简述中国祭坛建筑发展历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最早的祭坛建筑出现在何处?有何种特征?


参考答案:

辽宁西部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此神庙建于山丘顶部、有多重空间组合,已出现序列式布局,庙内有成组的女神像,主像的尺寸比真人大一倍。其中一个非主像的完整头部和真人相当。塑像形态逼真,手法写实。神庙的房屋,是在基址上开挖成平坦的室内地面,再用木骨泥墙的构筑方法建造壁体和屋盖的。室内已用彩画和线脚来装饰墙面。


第2题:

简述中国广告发展的历史阶段。
80年代,中国广告在摸索中前行,1985年以后,中国的广告公司服务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开始走向了一个以创意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发展阶段。我国引入“广告策划”的概念大约是在80年代中期。进入90年代,合资公司大批出现,外来资金带来的行业发展与整合,使得中国广告公司深受影响,跨国策划咨询公司也逐步踏入中国,中国广告行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

第3题:

简述新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犯罪发展的概况。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1950-1955年)
从犯罪类型看
一是暴力性犯罪多;
二是反革命破坏案件多;
三是经济领域犯罪突出。
从犯罪人员看
一是,敌对分子多;
二是,惯犯、累犯多。
二、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时期的犯罪状况(1956-1965年)
第一,犯罪较之前一时期明显减少。
第二,犯罪类型结构中,反革命犯罪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犯罪成员中,青少年犯罪不断增多。
三、“十年动乱”时期的犯罪状况(1966-1976年)
第一,犯罪数量增多,发案率较高。
第二,财产犯罪多。
第三,青少年犯罪增多。
四、改革开放之后的犯罪状况(1977-1996年)


第4题:

谈一谈中国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与概况。


正确答案: 1.商代瓦的发明
2.战国时期
3.秦阿房宫
4.汉代:中国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时期,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形建筑有了发展。斗拱技术普遍运用。东汉时期石建筑发展。
5.隋唐时期中国建筑史上一个成熟时期,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都有很大发展。
6.宋代:建筑装修与建筑色彩有很大发展。园林建筑的兴盛包括宫殿园林私家园林的盛行。
7.明代:建筑有明显的进步,砖的普遍运用,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应用广泛。定型木构架的运用,建筑群布局更加成熟。
8.清代:园林建筑的数量与质量是中国建筑史上一个极盛时期,喇嘛教建筑兴盛;住宅建筑造型别致,丰富多彩;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

第5题:

简述中国古典建筑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秦汉时期,木结构技术已经普遍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的兴建。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成熟时期,最突出的是城市与宫殿的设计,宋元时期建筑的装修和色彩设计有较大的发展。明清建筑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它的成就不在于对前代建筑设计的变革发展,而是对我国古代建筑设计的一次全面总结。

第6题:

简述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历史的共同之点。
发展中国家的报业史有几个明显的共同点:
(1)早期报刊、尤其是报业发端较早的国家的早期报刊,大多是殖民者创办的。以后才引发了本地人办报,诞生了本国近代报业。
(2)随着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的开展,这里民族民主报刊逐步发展成长。反殖民主义反封建斗争是民族民主报刊赖以生长的土壤,而民族民主报刊又推动了这场革命运动的发展。
(3)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为这些国家的报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国独立以后,大力消除殖民统治的影响,发展本民族的报业,报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报业规模大为扩展。

第7题:

中国近代建筑和中国现代建筑都是以()的发展为基础,融入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

  • A、中国文化艺术
  • B、中国古代建筑
  • C、西方建筑
  • D、世界三大建筑

正确答案:B

第8题:

简述中国选士制度的发展历史。


参考答案:中国古代选士制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乡举里选的作法,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

第9题:

简述外国建筑艺术历史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1.古埃及的建筑——其代表为金字塔和太阳神庙——巨大的纪念性建筑物
2.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色彩斑斓的土坯建筑: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又称两河文明)
3.古代希腊的建筑——帕提农神庙
4.古罗马的建筑——券拱技术
5.美洲古代建筑——玛雅人的多层金字塔
6.欧洲中世纪建筑——罗马风建筑
7.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巴洛克)
8.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
9.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圣保罗大教堂

第10题:

简述中国教学二字含义的历史发展。


正确答案: ①教学即学习
②教学即教授
③教学即教学生学
④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