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种效果?

题目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选种效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换热器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改造?


正确答案:由传热公式:Q=K·S·△tm可以看出,影响传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传热温差△tm
对给定的换热器来说,面积S一定,主有提高K、△tm才能提高传热效果。由于逆流传热温差最大,因此,尽可能采取逆流传热方式。为提高传热系数K,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流体的选择。流体的粘度,K值大。
(2)传热过程中有无相变化。传热过程中有冷凝和汽化,K值大。
(3)流体流速。流速大,K值大。
(4)减少结垢,结垢越小,K值越大。

第2题:

影响大豆饼(粕)使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


正确答案: (1)A.大豆饼蛋氨酸含量较低,为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B.热处理不够的浸提豆粕中含有较多的抗胰蛋白酶和血球凝集素等抗凝血因子,从而影响豆粕的利用和鱼虾的生长。
(2)A.合理搭配饲料原料
B.添加限制性氨基酸
C.对豆粕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第3题:

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硬度:固体废物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破碎的难易程度
2.韧性:脆性,柔性,延展性挠性,弹性等
3.解理: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和极不完全解理
4.结构缺陷:块物料机构缺陷少,难磨;粗块物料多,易碎

第4题:

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对于给定的换热器怎样提高传热效率?


正确答案: 由传热速率方程式Q=KS△tm可知影响换热器换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传热系数K、传热面积S和平均温差△t。
对于给定的换热器,由于传热面积S是一定的,因此,只有提高传热平均温差和传热系数才能提高传热效果。
(1)由于逆流平均温差较大,因此采用逆流操作有助于提高传热效率;
(2)流体流过时,流速大,对流传热系数大,使传热系数增加;
(3)降低结垢厚度,可以提高传热系数K。

第5题:

阐述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选择群体的大小:群体大的变异机率高、变异类型复杂、选择机会多、选择效果好群体小的变异机率小、变异类型少、选择效果差
(2)环境条件:选择的性状变异是环境条件引起的,还是基因差别引起的,只有在被选择的群体所处的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情况下才能确定。
(3)选择群体的遗传组成:无性繁殖群体----遗传组成一致性高,变异频率低
有性繁殖群体:自花授粉植物---性状稳定,变异频率低,选择效果差。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组成复杂,变异类型丰富,选择效率高。
(4)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变异显著、能稳定遗传、选择效果好;数量性状:变异连续性、不显著、受环境影响大、选择效果差
(5)重点性状和综合性状:
(6)选择时期和时机:根据选择的性状确定与花器有关的性状如花色、花径、花期、育性、花型的选择时机。

第6题:

如何进行混床树脂的反洗分层,影响分层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缓慢开启反洗进水门(此时,阴床应呈运行状态,否则应启动运行)流量由小慢慢增大,使树脂上升到上视镜的中心线,控制流量使树脂层稳定,可将少量碎树脂洗出,以减少运行时进出口的压差,反洗时间约为30min,关闭反洗进水门,让树脂自然沉降10min后,观察分层情况,应清晰明显,否则应重新反洗分层或进适量的碱后再反洗分层,直至分层良好。影响分层效果的因素有:
1)阴阳树脂的湿真密度差。
2)反洗水流速。
3)树脂的失效程度。

第7题:

简述选择的实质是什么?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选择的实质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最终效果一样)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选择差(Sd)=入选群体平均值—原始群体平均值。Or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的差值。
选择差的大小反映了选择的效果,选择差越大,则选择的强度越大(淘汰强度越大),反之亦然。
选择反应(R)通过选择对下一代性状提高的程度or 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R=SdH 选择强度  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i=Sd/σ   Sd=iσ  R=iσH²  要提高选择效果,
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对环境条件一致且性状变异幅度大的群体进行选择效果明显。
提高性状的遗传力,对遗传传递力强的性状进行选择,其选择效果好。
降低入选率,提高选择效果

第8题:

影响家畜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1)遗传力子女值对双亲均值的回归系数就等于遗传力。用“h”表示。
(2)选择差与选择强度选择差是选留个体某一性状平均表型值与群体该性状均值之差,常用“S”表示。例如整个牛群产奶量的平均数为3000千克,选择个体的平均值为5000千克,两者之差为5000-3000=2000千克,这2000千克就是通过选择在当代造成的差,即为选择差。将选择差除以该性状表型值的标准差即为选择强度。
(3)世代间隔指双亲产生留种子女时的平均年龄。上一代出生到下一代出生(一代所需时间),这恰好是双亲的平均年龄。每年的遗传进展(△G)=R/GI。GI为世代间隔。
(4)性状间相关
(5)选择性状的数目

第9题:

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遗传力;
2选择差与选择强度;
3世代间隔;
4性状间相关;
5选择性状的数目

第10题:

影响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处理效果的?


正确答案: 滤池高度:随着滤床深度增加,微生物从低级趋向高级,种类逐渐增多,生物膜量从多到少。各层生物膜的微生物不相同,处理污水的功能和速率也随之不同。
负荷率:在低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传质速率加快,生物膜量增多,滤床特别是它的表面很容易堵塞。在高负荷条件下,随着滤率的提高,污水在生物滤床中停留的时间缩短,出水水质将相应下降。
回流:(1)回流可提高生物滤池的滤率,它是使生物滤池负荷率由低变高的方法之一;(2)提高滤率有利于防止产生灰蝇和减少恶臭;(3)当进水缺氧、腐化、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害物质时,回流可改善进水的腐化状况、提供营养元素和降低毒物质浓度;(4)进水的质和量有波动时,回流有调节和稳定进水的作用。
供氧:微生物的好氧性,厌氧性,兼氧性使微生物有不同的氧需求,氧气量就制约了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了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反应速率,进而影响了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