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及用药的关键时期。

题目

简述南方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初侵染源、侵入途径及用药的关键时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初侵染源:主要为稻桩上形成的子囊壳产生的子囊孢子。
(2)侵入途径:主要从残余的花药侵入。
(3)用药关键时期:盛花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正确答案: 1)呼吸道;
2)消化道;
3)皮肤。

第2题:

简述叶部病害的初侵染源。


正确答案: 病落叶、先年被害枝条、被侵害的冬芽、转主寄主、传毒昆虫。

第3题:

简述病原物侵入途径及传播方式。


参考答案:真菌: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伤口。气流、雨水。
细菌:自然孔口,伤口。雨水、昆虫、灌溉水、。
病毒:轻微伤口。汁液接触、昆虫、嫁接传播。
线虫:直接侵入,伤口。雨水。
寄生性种子植物:直接侵入,伤口。种子。

第4题:

简述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策略。


正确答案: 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辽春4号、龙麦12、龙麦13等品种发病较轻。
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
3.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50%多菌灵,每100kg种子用药100~200g(A.i)湿拌。
②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兑水喷雾。

第5题:

小麦赤霉病发现有病虫之后再用药也不迟。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简述视网膜母细胞瘤侵入颅内的途径。


正确答案: 1)瘤组织从视神经的生理凹陷底部,直接侵入视神经组织内,沿视神经纤维蔓延入脑。
2)伴随视网膜中央血管,经视神经纤维入蛛网膜下腔,蔓延到颅底脑膜。

第7题:

小麦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和沟灌,前者适于()。

  • A、南方稻麦两熟区
  • B、东方稻麦田
  • C、西北旱作麦区
  • D、北方旱作麦田

正确答案:D

第8题: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在()。

  • A、分蘖期
  • B、孕穗期
  • C、抽穗扬花期
  • D、灌浆期

正确答案:C

第9题:

麦红吸浆虫属(),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期。


正确答案:双翅目、瘿蚊科;化蛹盛期和成虫发生

第10题:

小麦赤霉病菌主要在稻桩上越冬,在小麦()期子囊壳形成达到高峰,穗腐多发生于开花后,()期发生最重。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为小麦()期。


正确答案:抽穗开花期;乳熟期;扬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