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题目

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茶馆》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老舍戏剧《茶馆》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老舍的《茶馆》是中国当代戏剧史的丰碑。作品以1889年戊戌政变、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为背景,通过描写旧北京“裕泰大茶馆”兴衰变迁,表现了“埋葬旧时代”主题。
(2)剧本成功塑造众多艺术典型。常四爷是爱国者形象,秦仲义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王利发是圆滑自私小业主典型。
(3)剧本结构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
(4)剧本语言艺术尤为卓著。不仅幽默生动,富于浓郁京味,而且担负刻画人物、介绍情节、渲染环境等多方面功能。

第2题:

简述老舍《茶馆》的戏剧结构特点。


正确答案: 老舍的《茶馆》采用了编年史的写法,即图卷式的结构,三幕戏分别写了满清末年、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后这三个时代。按历史顺序写了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这种方法便于激发观众的历史记忆,分析与理解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剧中还使用了民族曲艺形式--大傻的数来宝,贯穿于幕前与幕间,介绍各幕的时间变化,使全剧更加连贯顺畅,同时点明各个时代的特点。

第3题:

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参考答案:①结构安排:《茶馆》表现了老舍大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与传统话剧不同,这个戏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人物众多,细节极为丰富,因此有人称它为“图卷式的作品”。由矛盾的接触点与生活的横断面结合,形成了蛛网般的结构。三幕戏就像三组风俗画,按照社会发展时序,选取一重大事变发生后的短暂时期,一幕反映一个时代,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②表现角度:作家选取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就是裕泰茶馆,三幕戏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茶馆的变迁和茶馆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③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同时,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但又都与时代发生关系,扩大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④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4题:

简述《儿女英雄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儿女英雄传》又名《金玉缘》、《侠女奇缘》、《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作者文康,字铁仙,号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小说以侠女何玉凤、显宦公子安骥和民女张金凤三人为主人公,以“金玉姻缘”为线索,描写一个“作善降祥”的封建家庭的兴旺历史。小说贯穿着尽义、尽孝、尽忠、报国这样一条主线,以何、张三家蒙难的开端,否极泰来、荣华富贵的结局,宣扬忠孝仁悌等封建思想,要读者相信,只要行善,仁义待人,全忠全孝,纵使危难缠身,也能逢凶化吉,得到天赐、君恩、祖德、神佑,最终荣华富贵。
这是一部针对《红楼梦》,旨在维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美化封建社会制度的侠义言情小说。但是,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丑恶现实,揭露了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展示了晚清时代科学、礼仪及民俗的某些情况,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艺术上小说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引线、伏笔、人物、情节都能巧作安排,合情合理。虽然线索纷繁,但脉络清晰,交待清楚,也不乏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语言运用上,采用标准的北京话,很有地方特色,它在当时与《红楼梦》被誉为“绝好的京语教科书”,书中写京城旗人的生活风俗习惯,也很有参考价值。

第5题:

简述《高老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高老头》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首先,真实的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其次,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第三,小说描写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不同的城市的个人奋斗者,描写了在品德和气质上同“未来真正的人”近似的人,表明了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
《高老头》在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风格。作者调动各种艺术手法竭尽所能从各个方面“严格摹写现实”。
①结构精致,情节富于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蒂涅向上爬展开故事情节,有轻有重,有主有次,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等人的故事对拉斯蒂涅影响大则详写,其他则为略写。
②从对现实的细致观察中精确生动地描写。他重视环境描写,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反映时代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刻画人物,为人物的性格的发展提供依据。
③广泛的运用了对比的法则。如环境对比、人物和故事对比等。通过这些强烈的对比,刺激了拉斯蒂涅向上爬的野心,揭露色贫穷与奢华并存的社会本质,以及贵族表面兴盛实则衰败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粗俗、浅薄、寡廉鲜耻而又勃勃进取的社会现实。
④小说的语言多姿多彩,叙述生动,比喻深刻。人物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了的,符合各自的身份、地位和经历。小说中叙述语言贴切晓畅,生动深刻。
⑤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突出的性格特点,如,同为野心家的拉斯蒂涅和伏脱冷,一个涉世不深,在堕落的道路上犹豫不决;一个老谋深算,干起坏事不动摇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有着重要的典型意义。

第6题:

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
(1)周部落的史诗
(2)反映社会矛盾的讽刺诗
(3)关于战争和徭役的诗歌
(4)关于劳动生产的诗歌
(5)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
(6)反映社会风尚、礼节、宴会、祭祀的诗歌
艺术成就:
(1)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
(2)首创赋比兴及其一系列艺术手法,为我国古代诗歌的民族特色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
(3)复沓(ta/)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
(4)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

第7题:

简述《红与黑》的思想内容及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小说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叶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罪恶和黑暗,也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政治倾向,被誉为“政治小说”。
小说的艺术成就表现在:
①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环境,由上而下,由外省到京城,构成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这样的典型环境为于连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料合理的依据。通过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
②作者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的心理,把人物在个情景下的精神活动和感情变化的特征细腻地表现出来。作品中写于连对不同环境的感受,关键时刻的内心斗争,爱与恨,勇敢与怯懦,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颓丧,欢乐与痛苦的心理活动,十分真实具体。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他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思想和最微妙的意识变化,并能和当时的客观情境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③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作品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线,以他和德•瑞拉夫人、玛特尔小姐的恋爱生活为“纬”线,经纬交织,条理清晰,在情节上没有枝蔓的干扰。三个典型环境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第8题:

简述白毛女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主题: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便成人的思想。
艺术成就: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成功借鉴和改造,使其符合大众的欣赏品味,有一定的思想艺术价值。(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提炼,具体的艺术处理)


第9题:

简述《双城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思想内容:《双城记》是部历史小说,但处理的却是现实问题,思想内容很深刻。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当时英国社会矛盾的尖锐、贫富的悬殊,下层群众中普遍存在着的愤怒与不满,与大革命前的法国相类似。他担心英国爆发像法国大革命那样的革命,警告英国同志者提防发生类似法国大革命的悲剧。主题思想:
1.对贵族阶级做彻底的否定。小说通过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狱18年之久的情节描写。无情地揭露了腐败了的统治阶级专制政体、法律制度。
2.描写了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3.生动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4.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10题:

简述老舍《茶馆》的时间、创作特点、及构思?


正确答案: 时间:《茶馆》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
写作特点: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例如: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符合他茶馆掌柜的身份。
2.语言幽默风趣。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都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3.浓郁的北京味儿。剧中人物说的全是北京大白话。
4.间接展示矛盾冲突的巧妙构思。作者不是为写生活而创作,他要深刻地展现出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他没写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描写各色人等在那个时代的命运来间接地写出激烈的矛盾冲突。正是这一个个小人物的小故事,反映了生活的实际,表现了人民与旧社会的矛盾冲突。
构思:为了表现“埋葬三个时代”的恢弘主题,精心构思了设戏的角度。即不是“正面叙述那些大事”,而是“通过一个茶馆和下茶馆的一些小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从而“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消息”①。“侧面透露”,一方面便于老舍从自己更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出发,发挥其优势;另一方面也易于收到即小见大、由此及彼的效果,并常常以蕴藉含蓄唤起读者的深思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