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

题目

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对传统个案工作的挑战。
(1)对案主定义的挑战。传统的个案辅导认为案主是有问题的求助者,案主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外在的实质性困难或社会功能的受阻,但是在医疗模式、病态模式中缺点模式的辅导工作中,都要去寻找案主的内在的性格倾向或心理结构等个人特质缺陷,或者把问题定义在案主和社会环境的互动上。但是如果我们采取社会建构主义的立场来看案主,其实案主及其问题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并不存在本质上有问题的案主。
(2)对工作者定义的挑战。传统的个案工作认为工作者是掌握着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的人,能比案主更加清楚地知道案主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也就是工作者扮演专家的角色。但是,福柯认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只不过是为了配合统治方式的转变,成为生物权力学的辅助学科,也就是各种学科,尤其是精神心理科学不过是为了把人变成可以分析的对象进行规训,进而生产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有效率的理性个体而已。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社会工作者不是也不应该是扮演比当事人更高的专家角色,而是一个故事的聆听者,问题解决的同盟者。
(3)关于工作方法过程的挑战。社会建构论认为辅导过程不应该是工作者使用专业理论定义案主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不平等的治疗过程,而是真正的协同工作联合建构的过程。它主张协同辅导过程是工作者和案主用语言联合创建生活意义的过程。
(4)关于专业关系。当我们说辅导过程是一个工作者与案主用语言协同建构生活意义的过程,其实已经阐明了辅导关系是一种真正的平等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心理辅导中所出现的专家与病人的权力悬殊关系。只有在这种合作关系下,辅导者才可营造面谈的空间以鼓励案主描述其生活经验,让其受压迫的故事可被辨别及瓦解,从而与案主一起为其生活共创一个新的意义。

第2题:

论述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


正确答案: 刘师培将建安文学的风格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清峻、通侻、骋次、华靡。
1、清峻:鞍马生涯中的文学,不容斟酌,且杂有刑名之用,具有用语简捷,词气严峻,文风简捷的特点。
2、通脱:即随便之意,指不傍经典,直抒已怀的文风特点。
3、骋词:即所谓文章气势壮大。文人作文,无不畅所欲言,力求表现自我,注重文章的思想逻辑与艺术表达力,故词壮气盛,突破了汉文的拘谨典重。
4、华靡:即文风华丽。这是文学的艺术个性与本质强化的重要表现。
5、归纳起来说,就是要求诗文创作要情感真挚强烈、格调慷慨悲壮、文笔健美有力。

第3题:

论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正确答案: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1.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时期作家,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2.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力图全面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生活。3.无产阶级生活与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对象。4.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一个重要主题;艺术特点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2.受到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现实主文产生巨大变化。3.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人物性格多重性。现代主义1哲学基础主要是叔本华、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的思想学说,后现代主义是海德格尔、克尔凯戈支、萨特等人的思想学说并和后结构主义合流。2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垮掉的一代’。3思想特点(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2)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艺术特征(1)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3)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4)热衷艺术技巧的革新与实验,某些作家创作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后现代主义(1)没有中心得多元文化,包容各种不同标准(2)根本上否定旧传统,弃现代主义新规范(3)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某种意义的‘反文学(4)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5)视世界为‘碎片’,结构朴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人物行为缺乏说的通的动机,具有不确定性(6)有的人打破大众、精英文学界限出现明显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倾向,而有些人继续推进现代主义文学实验并超越它。黑色幽默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特征1思想上受存在主义影响,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是阴郁的、绞刑架下的幽默。2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可怖故事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5结构有非逻辑性,有意思的吐出情节中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小说寓意的基础。代表作家海勒和冯尼格特。冰山原则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其四大要素,也成为海明威基本创作风格。反对传统的史诗性的小说结构,往往只截取故事的一个时间段或点以集中反映重大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而故事经过、历史背景则当作冰山的八分之七隐匿在洋面下。

第4题:

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它具有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特点。
(1)形象的间接性: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有可能间接地被感知。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常被人们誉为“如画”。但对于不识字的儿童和不懂汉语的老外来说,他只能看见印在白纸上的符号,无法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诗句,因而也毫无“如画”的形象感可言。
(2)心象性:可以将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捉摸的心理活动——某种情绪、情感、思绪、感受——转化为使人能感知的审美对象。心象性不仅见于个别诗句,有时候整首诗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不能把文学形象片面地理解为可以“目睹”的“图画”。它既有“图画”的物象,又有作家的“意象”、“心象”成分,或者没有“物象”,整体上就是一个心象性的文学形象。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无物象可言,但是诗人却把那种因为时空无限、人生短暂而生的感慨,以及渴望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却无奈的悲怆之感,在一唱三叹中形象化了。
(3)概括性。艺术概括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的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的方法。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概括了读书给人带来的那种智慧之光启迪心智的精神升华和享受,说明了学问境界犹如源头活水,要常读常新,才能日新日进的道理。
(4)符号性:把文学形象视为“语言”或符号,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形象的隐喻性或象征性意义,使我们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去自觉地寻找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韵味。月作为一种天体是再普通不过了,但文语言中明月常常被寄托为思念、团聚之意。例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5题: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继续沿袭20世纪前半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道路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伸和发展了现代主义文学。该时期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是更加彻底地反传统性。如在戏剧领域,以“反戏剧”来反对传统的戏剧,主张用荒诞的形式来表现荒诞的人生;采用无逻辑性,无理性的、看来杂乱无章几乎没有情节的表现手法,表现超时空的时间;设计希奇古怪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台词往往是答非所问的对白,没有内容的独白,语无伦次的胡扯,没有语法结构的单词“语言”,甚至根本不用语言。其次是荒诞性。该时期的文学中塑造了许多“反英雄”形象,正是作家们体验的荒诞感的集中表现。第三是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因而文学也就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意义;在艺术上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种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第6题:

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论述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情景交融。具体方式是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
(2)虚实相生。实景是指直接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但要由实境得来。
(3)生命律动。具体表现为表诚挚之情,状飞动之趣,传万物之灵趣。
(4)韵味无穷。指意境中蕴含的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

第7题:

论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方面的体现。


正确答案: 1.“后现代主义设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对设计形式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这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与工业社会的标准化、专业化、同步化和集中化等高效率、高技术原则相一致的做法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二,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现代主义强调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理性主义,而后现代主义则与后工业社会相一致,倾向于幽默,满足人性的本能需要。
第三,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产品的人文含义,主张新旧糅合,主张兼容并蓄。
第四,关注设计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设计的后果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在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下,作为设计领域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筑,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
第二,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
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设计进入了多元化的时期,后现代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两大主要特征:
一是现代主义设计被否定、抛弃之后,设计师试图能在现代主义设计基础和结构之上找到一条适合新时代和人们审美心理的发展之路。
二是对于设计观念和设计理念的更深层次探索。以往对于优秀设计的评价标准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适和发展已成为现代设计的新要求。关注人的“为人设计”和关注环境的“环保设计”成为工业设计的两大主题。
4.在平面设计方面的主要体现表现在:60年代平面设计的后现代主义形式特征不那么明确,在8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它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第8题:

试述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由来、特征及其后现代主义设计师。


参考答案: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是,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的反映。它与现代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它的出现自然有其特定历史的、文化的背景
其一:注重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其二:注重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其三: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并与现代技术相结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其四: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的统一
后现代主义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发端于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特别是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一种装饰性的发展。其中心是反对米斯•凡•德罗的“少则多”减少主义风格,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是仅仅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


第9题:

论述卢梭创作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上的艺术地位?


正确答案: ①卢梭在返回自然的思想指导下,突破了古典主义和多数启蒙作家的理性,讴歌大自然,把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色写进作品,大大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②卢梭对人性作了深入的挖掘,他认为古希腊庙前“你要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应是哲学家和文学家首要关注的问题。
③卢梭的作品充满激情,但他能将激情融化到表达的思想中,进行富有逻辑的思考。
④卢梭具有演说家的风格,他善于以定义的方式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⑤卢梭的文笔细腻准确。
⑥卢梭的创作不只引发出法国许多新一代作家,而且直接影响德国狂飙突进运动,19世纪欧洲年轻一代作家进一步把卢梭开辟的新倾向发展成为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第10题: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不确定性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