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疫情后,疾控中心立即与报告机构进行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自2012年10月起,本地就陆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记录的首发病病例为X县第三小学校学生柴某,发病于10月5日,之后腮腺炎病例不断出现,至12月6日达到高峰。 截至12月9日,C.镇各医疗机构累计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6例,其中城关第一小学52例、城关第三小学11例、普通高级中学6例,二中6例。分布在23个班级,波及学生数4911人。所有患病学生均有不同

题目

发现疫情后,疾控中心立即与报告机构进行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自2012年10月起,本地就陆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记录的首发病病例为X县第三小学校学生柴某,发病于10月5日,之后腮腺炎病例不断出现,至12月6日达到高峰。 截至12月9日,C.镇各医疗机构累计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6例,其中城关第一小学52例、城关第三小学11例、普通高级中学6例,二中6例。分布在23个班级,波及学生数4911人。所有患病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耳后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如何管理?期限是多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200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简明、扼要)?


正确答案: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内容;
(4)调查表的设计

第2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正确答案: 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
最长潜伏期内有没有新病例发生;
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第3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名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 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问题: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订一个调查方案?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3.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4.对本次疫情控制效果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1.调查方案的拟订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查目的:核实麻疹疫情,认清疫情严重程度。(2)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3)调查内容:患者临床检查,密切接触者调查、监测。(4)调查表的设计:病人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疾病转归。2.控制本起疫情,预防控制措施的原则是边调查,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等,从一开始调查时就应采取,而不必等实验室确认是否为麻疹暴发。(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麻疹病例发热后5天为隔离期,密切接触者(病人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与其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或有密切接触的同事)医学观察14天。如幼儿园和学校发生麻疹暴发,发生麻疹的学生不能继续上课,应在医院或家隔离,不要去学校、幼儿园、俱乐部、集会等公共场所,直至出疹5天后。(2)对同一学校及其相邻的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当怀疑麻疹暴发时,所有1~15岁儿童都进行接种。如果暴发规模大,麻疹疫苗首针接种时间可提前至6月龄,当儿童满1岁时,对这些孩子再进行复种。此外,应考虑对麻疹病毒传播的高危地区,如军事基地、大学寝室和医院等地的青少年接种麻疹疫苗。最后,应对所有住院和门诊中不能出示麻疹疫苗接种证明的儿童接种疫苗。接种时间确定,当怀疑麻疹暴发时,对既往未接种麻疹疫苗人群的接种工作可立即进行,不必等待疑似麻疹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结果。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开展越早,越能有效控制麻疹暴发疫情。接种地点的确定,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补充免疫工作都应集中在免疫工作比较薄弱,具有潜在易感儿童的地区。可选择人口聚集地,如学校、幼儿园、医院作为接种点。(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加强麻疹监测工作,发现并报告疑似麻疹病例。在暴发出现21天内,如果无新病例出现,则可考虑暴发终止。(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3.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应向哪些人反馈或通报信息?(1)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调查结果,提出具体建议。(2)为取得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并避免恐慌,应将暴发的情况和拟采取的措施通告有关部门和居民。(3)要将有关麻疹暴发疫情向邻近县、地区或邻近省通报,以便采取共同预防控制措施。4.效果评价 观察应急接种后疫情是否得到控制,最长潜伏期内没有新病例发生,区别自然下降还是采取针对性措施的下降。

第4题:

2012年6月11日晚,某市X区医院先后接诊数名以腹泻、呕吐症状为主的病例,少数伴有腹痛、头晕、发热等症状。截至6月12日16时,该院共接诊上述病例9例,病例均来自X区A中学,医院向X区疾控中心作出电话报告。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即至学校开展调查,又发现10例类似学生病例,19名病例均为住校生,6月11日中午均在学校第二食堂就餐过,首例病例于6月11日16时发病,末例于6月12日15时发病。根据病例症状表现,初步考虑为食物中毒。 问题1:从流行病学角度考虑,医生发现此情况时,应重点了解哪些方面? 问题2:如需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则如何开展网报(何单位进行报告、报告时限、如何分级)? 问题3:6月13日20时,经对可疑餐具和食物的检测,以及其中5名病例腹泻物和呕吐物的采样检测,证实为一起O1群小川型霍乱暴发疫情,请问该如何进一步报告? 问题4:事件类型修改后,需对病例进行补报,请问如何操作? 问题5:截止6月22日,该学校累计发生28例病例,新增9例学生包括B区的5名走读生;末例病人发生于22日9时。6月29日,无新发病例,欲予以结案,请问对该起事件应如何定级?


正确答案: 问题1:病例是否有发病时间、住院或工作地点、人群职业等方面的聚集性;是否有可疑食物食用史、共同聚餐史;是否接触类似病例,密接人员是否在其后发病,等。
问题2:由接诊病例的区医院或接报疾控中心按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时限为2小时,级别为未分级。
问题3:
(1)获取确诊信息2小时内订正报告;
(2)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原食物中毒事件中,新增一次进程报告,同时将事件类型选择为传染病-甲类传染病;
(3)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电话报告,并逐级报告至省疾控中心;
(4)区疾控中心完成网报审核后,市级疾控中心和省疾控中心均应审核,三级疾控机构审核时限在2小时内完成。
问题4:
(1)在大疫情系统内报告本起事件的所有病例,并与事件进行关联,或在突发系统该起事件中报告所有病例;
(2)有实验室结果的病例,“病例分类”选择“实验室诊断病例”,其余选择“临床诊断病例”。
问题5: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定级,定为较大级别(III级)。

第5题:

湖北省消除疟疾流行县分类,是根据2006-2008年疟疾疫情报告,其中一类县是三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连续三年发病率(),二类县是三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一年发病率();三类县是三年()报告。


正确答案:均大于或等于1/万;小于1/万;无本地感染病例

第6题:

2006年11月8~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个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CDC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


正确答案: 调查方案的拟订包括以下几点:
(1)调查目的:核实麻疹疫情,认清疫情严重程度。
(2)调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
(3)调查内容:患者临床检查,密切接触者调查、监测。
(4)调查表的设计:病人的临床信息,实验室检测信息,疾病转归。

第7题:

2012年,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截至2月29日,该县累计报告和2月份报告甲肝确诊病例数正确的是()

  • A、累计病例157例,2月92例
  • B、累计病例157例,2月87例
  • C、累计病例162例,2月92例
  • D、累计病例162例,2月87例
  •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第8题:

2012年,某县1月报告甲肝确诊病例70例;2月报告87例,且县(区)级疾控中心对1月报告5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截至2月29日,该县累计报告和2月份报告甲肝确诊病例数正确的是()

A.累计病例157例,2月92例

B.累计病例157例,2月87例

C.累计病例162例,2月92例

D.累计病例162例,2月87例

E.以上都不正确


本题答案:B

第9题:

1999年10月8日~16日,某县某小学某班发现5学生出现高热,伴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发病4~5天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由于未对患者隔离和及时进行疫情报告,该小学陆续出现多数病例,累计发病125例。县防疫站10月20日接到疫情报告,进行现场调查及疫情处理,经确认为麻疹暴发。 问题: 1、调查处理本起疫情前,请你拟定一个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简明、扼要)? 2、控制本起疫情,你将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1、(1)调查目的;(2)调查方法;(3)调查内容;(4)调查表的设计;
2、(1)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2)同一学校及临近学校未患病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应急接种;
(3)接触者医学观察及早发现病人;
(4)卫生宣教,开窗通风。

第10题:

发现疫情后,疾控中心立即与报告机构进行核实,发现情况属实后马上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县专家组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置。调查发现,自2012年10月起,本地就陆续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记录的首发病病例为X县第三小学校学生柴某,发病于10月5日,之后腮腺炎病例不断出现,至12月6日达到高峰。 截至12月9日,C.镇各医疗机构累计临床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病例86例,其中城关第一小学52例、城关第三小学11例、普通高级中学6例,二中6例。分布在23个班级,波及学生数4911人。所有患病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耳后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如需快速对本次疫情进行实验室判定,可采何种标本?


正确答案: 血清标本,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M抗体检测;或者咽拭子标本,进行PC.R核酸检测。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