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促进和妨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题目

应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时,促进和妨碍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铁剂,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A.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要每天从食物摄铁2~2. 5mg

B.尽量空腹服用亚铁盐,以促进吸收

C.钙剂可促进铁剂吸收

D.碳酸氢钠抑制铁剂吸收

E.缺铁性贫血者铁剂的吸收率为45%


正确答案:D

第2题:

铁剂不能与抗酸药同服,因不利于Fe2+形成妨碍铁剂的吸收。()


答案:正确

第3题:

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

A.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B.稀盐酸能促进亚铁的吸收

C.诊断性治疗时最好用注射铁剂

D.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用铁剂l~2个月

E.铁剂治疗要遵循长期、联合(多种铁剂一起)、足量的原则


正确答案:CDE

第4题:

在缺铁性贫血的防治中,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 B.稀盐酸能促进亚铁的吸收

C.诊断性治疗时最好用注射铁剂 D.血红蛋白正常后应继续用铁剂1 ~2个月


答案:B,C,D
解析:
①铁的吸收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铁主要是以Fe2+被吸收,而植物中的铁多为Fe3+,需要 还原成Fe2+才容易被吸收。VitC能将食物中的为Fe3+还原成Fe2+,因而可促进铁的吸收。临床上治疗 缺铁性贫血时,常常将FeSO4与VitC合并应用,就是这个道理。②VitC是还原剂,盐酸是氧化剂,既然VitC能促进铁的吸收,那盐酸就肯定不会有此功能(B错)。请注意:按6版生理学P194、7版生理学 P190观点,胃酸可促进铁的吸收D③铁剂诊断性治疗一般采用口服给药,只有在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时,才使用注射制剂(C错)。④给予铁剂后2周血红蛋白开始升高,2个月血象恢复正常,血红蛋白恢复 :正常后需使用铢剂4 ~ 6个月,以补充体内应有的铁贮存量。

第5题:

关于常用铁剂的作用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剂主要从十二指肠吸收,铁缺乏时也能在胃和小肠下部吸收

B.以2价铁(Fe2+)形式吸收

C.初始治疗应用小剂量,数日后再增加剂量

D.碱性环境可促进铁的吸收

E.茶和咖啡中的鞣质促使铁在体内的储存降低而发生贫血


正确答案:D

第6题:

使用铁剂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不正确的方法是

A、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最好用硫酸亚铁

B、同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C、铁剂注射易致不良反应,故应慎用

D、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

E、最好与牛奶同服


参考答案:E

第7题:

缺铁性贫血的预后取决于

A.铁剂用量的大小

B.原发病是否能治疗彻底

C.铁剂应用途径的对否

D.影响铁剂吸收因素的有无

E.铁剂应用时间的长短


正确答案:B

第8题:

关于铁剂治疗哪些是正确的()

A、选用二价铁盐易吸收

B、维生素B12亦有利于铁剂吸收

C、铁剂治疗至血红蛋白正常即可停药

D、口服铁剂时同时服维生素 C能促进吸收

E、用药3天~4天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说明铁剂治疗有效


正确答案:ADE

第9题:

下列关于铁剂的说法正确的为( )。

A、钙剂可促进铁剂吸收

B、碳酸氢钠抑制铁剂吸收

C、缺铁性贫血者铁剂的吸收率为45%

D、正常人维持体内铁平衡需要每天从食物摄铁2~2.5mg

E、尽量空腹服用亚铁盐,以促进吸收


答案:B
解析:尽管空腹服用亚铁盐吸收最好,但其胃肠反应(胃灼热感、恶心、上腹不适和腹泻等)较大,使患者不能耐受,因此,建议在餐后服用,可有较好的耐受性;牛奶、蛋类、钙剂、磷酸盐、草酸盐等可抑制铁剂吸收(减少40%~50%);碳酸氢钠可与亚铁生成难溶的碳酸铁,影响铁剂的吸收;铁剂在胃肠道的吸收有黏膜自限现象,表现为铁的吸收与体内储存量有关,正常人的吸收率为10%,缺铁性贫血者为30%。

第10题: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治疗不正确的方法是

A.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最好用硫酸亚铁
B.最好与牛奶同服
C.同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D.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左右
E.铁剂注射易致不良反应,故应慎用

答案:B
解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治疗:一般用硫酸亚铁(含铁20%),每日4~6mg元素铁/kg,分3次口服。最好于两餐之间服用,同时服用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铁剂治疗有效者,于3~4天后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7~10天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治疗约2周后,血红蛋白相应增加,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铁剂继续服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月左右停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其中,含钙类食品(如豆腐)和高磷酸盐食品(如牛奶)等,与铁剂能络合而生成沉淀,故应避免合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