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5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起,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

题目

从1905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起,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时期民间的立宪机构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国外的“国民宪政会”、“政闻社”,以及国内的()等组织。

  • A、浙江预备立宪公会
  • B、湖北宪政筹备会
  • C、湖南宪政公会
  • D、广东自治会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A.发布“预备立宪谕”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发布《十九信条》


参考答案:A, B, C

第2题: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

A.7年

B.8年

C.9年

D.10年


参考答案:C

第4题: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于1909年在各省成立。


正确答案:谘议局

第5题: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中国的宪政运动是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当时资产阶级改良派向光绪皇帝提出了"变法"、"维新"的要求,在政治方面提出了伸民权、争民主、开议院、定宪法的主张,进行了一场以改良主义为基本道路,以君主立宪为最终目标的旧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政运动。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实行宪政。
实质: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完全是被动之举,其目的是为了迷惑群众、抵制革命、继续维护专制统治。

第6题:

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答案:
解析:
(1)所谓“预备立宪”,乃是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的以预备“仿行宪政”为名的政治活动。“预备立宪”的实质是,清政府用宪政争取和拉拢资产阶级立宪派,抵制革命运动,适应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需要,巩固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2)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指导原则,就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即大权由朝廷统揽,一般政务向舆论公开。可见,基于这一宗旨的预备立宪,虽然在表面上有革新的举动,但是其目的仍然是抵制革命,以维护专制统治。
(3)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包括:1)成立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2)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从本质上看,《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统治者为了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而玩弄的政治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通过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绝对权力,体现了清朝贵族企图继续维护专制统治的意志和愿望。不过,该文件虽然不能体现民意,但该活动拉开了中国宪政运动的序幕。3)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谘议局不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下地方议会的性质。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构,它根本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议会组织。4)制定公布《十九信条》。1911年,清政府正式公布《十九信条》。《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十九信条》承继了《钦定宪法大纲》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力,扩大了国会的权力,但是却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这体现了清末满洲贵族企图继续以君主立宪为名,维护清朝皇统和皇帝最高统治的实质。《十九信条》是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局而被迫抛出的宪法性文件。但是由于其继续体现皇统精神,因此,《十九信条》的颁行没有挽救清朝的灭亡。《十九信条》的公布,是清政府预备立宪破灭的最后记录。

第7题:

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年为期。


正确答案:

第8题:

1906 年9 月1 日,清政府公开宣布“预备立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

  • A、发布“预备立宪谕”
  • 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 C、发布《十九信条》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

  • A、7年
  • B、8年
  • C、9年
  • D、10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