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面临乙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可以通过证明自己销售时,不知道是

题目

甲在面临乙提起的专利侵权诉讼中,可以通过证明自己销售时,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情形,并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不承担侵害赔偿责任。()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关专利侵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控告乙公司的产品制造方法侵犯了自已的专利权,甲应当证明乙的产品制造方法与自己的专利方法相同

B.法院可以依据专利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

C.甲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乙未经甲的许可进口该产品,侵犯了甲的专利权

D.甲为生产经营目的许诺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构成侵权


正确答案:B
20.【答案】B 【考点l 侵犯专利权的相关问题【解析】《专利法》第61条第1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因此,A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第65 条第1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因此,B项正确.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一)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笫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D项是错误的.

第2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巴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便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的构成、专利侵权民事责任
[解析]<专利法>第11条第1款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可见,只要未经专利权人授权,任何人都不得实施该专利,包括制造、使用和销售,否则即为侵权,除非符合《专利法》第69条第2项规定的在先使用权。第69条第2款规定,“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本题中,乙公司是在甲公司获得专利权之后才研制出相同的镊子,不符合前述不侵权的情形。因此本题中乙的制造行为、丙的销售行为、丁的使用行为均构成侵权。据此,选项ABC均是错误的。
另外,《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题中,由于丙公司和丁医院,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甲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医用镊子,所以只要其能证明产品的合法来源,就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据此,选项D是正确的。在这里要注意丙、丁的行为已经属于侵权行为,只是法律免除了他们的赔偿责任。同时要注意的是,丙和丁的使用和销售行为虽不承担赔偿责任,但要承担停止侵权的民事责任。
[陷阱点拨]本题中,乙公司虽然是自行研制出的与甲公司一样的镊子,但根据专利权的排他性质,甲公司既然获得了该镊子的专利权,就享有专有权,可以排除他人的制造、使用、销售行为。

第3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之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解析:(1) 选项ABC: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乙公司的制造行为、丙的销售行为和丁的使用行为均构成侵权;(2) 选项D:丙和丁如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

第4题:

甲是某产品的专利权人,乙于2008年3月1日开始制造和销售该专利产品。甲于2009年3月1日对乙提起侵权之诉。经查,甲和乙销售每件专利产品分别获利为二万元和一万元,甲因乙的侵权行为少销售100台,乙共销售侵权产品300台。关于乙应对甲赔偿的额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00万元
B:250万元
C:30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A
解析:
【考点】专利侵权行为【详解】《专利法》第65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据此,确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先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本题中,甲作为权利人的损失为100台*2万/台=200万。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5题:

甲的下列行为,构成专利侵权的有( )。

A、甲受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乙的委托,加工专利产品的部件

B、甲在乙的指导下,生产了乙发明的新产品,后来乙取得该产品专利权

C、甲本人从事发明创造,其发明覆盖了乙的专利的主要技术特征,甲在未与乙协商的情况下实施了自己的专利

D、甲零售商销售不知道进的货是乙厂未经许可擅自实施丙的专利的侵权产品,知道后为了赢利继续出售


参考答案:CD

第6题:

甲公司获得了某医用镊子的实用新型专利,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制出相同的镊子,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丁医院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已经获得该专利。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证明其产品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正确答案:D
本题涉及专利侵权、善意侵权行为问题。甲公司获得新型专利后,乙公司制造、丙公司销售,丁医院使用该专利产品的,均构成侵权行为。但乙、丙、丁均不知道甲已经获得专利,所以其侵权为善意侵权,对于善意侵权中如果能证明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只承担停止侵害的责任,故本题答案为D。

第7题:

甲公司获得了一项排水设备的实用新型的专利权,不久后乙公司自行研究出该相同设备,并通过丙公司销售给一家农场丁使用,乙丙丁都不知道甲获得了此设备的专利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的制造行为不构成侵权

B、丙的销售行为不构成侵权

C、丁的使用行为不构成侵权

D、丙和丁能够证明其财产的合法来源,不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答案:D

第8题:

甲在市场上发现一批侵犯其专利权的仪器,销售商为乙,而乙是从丙处购得此批仪器的,对此并不知情,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不知道从丙处购得的仪器是侵犯甲专利权的,故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B、如果乙可以证明其仪器的合法来源,则其不构成侵权。

C、如果乙可以证明仪器的合法来源,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

D、乙跟丙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专利权的有关规定,本题答案C。

第9题:

甲公司获得一种药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乙公司未经甲允许擅自制造并销售此药品,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基层法院均无该案的管辖权;

B、甲公司需证明被告乙公司的药品制造方法与自己的专利方法相同;

C、乙公司如能证明自己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法院应告知乙公司另行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程序;

D、若侵权成立,甲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的数额以100万元为限。


参考答案:BCD

第10题:

有关专利侵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甲控告乙公司的产品制造方法侵犯自己的专利权,甲应当证明乙的产品制造方法与自己的专利方法相同
B.法院可以依据专利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赔偿数额
C.甲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乙未经甲的许可进口该产品,侵犯了甲的专利权
D.甲为生产经营目的许诺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构成侵权


答案:A,C,D
解析:
《专利法》第61条第1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因此,A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第65条第1款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因此,B项正确。第6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专利法》第70条规定,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品,能证明该产品合法来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D项是错误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