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测点下桩长为L,入射波峰值时刻为t1,桩底反射波到时为t2,

题目

已知测点下桩长为L,入射波峰值时刻为t1,桩底反射波到时为t2,则桩身平均波速c为()

  • A、c=L/t2
  • B、c=L/(t2-t1)
  • C、c=L×(t2-t1)/2
  • D、c=2×L/(t2-t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低应变采用反射波法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时,若桩底反射信号不明显,可见缺陷二次反射波。此类桩为Ⅲ类桩。( )


答案:对
解析:

第2题:

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当桩身完整时,下列关于其反射波曲线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

A.可见桩底反射
B.曲线不规则,一般见不到桩底反射
C.短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频率相近,振幅略小
D.长桩:桩底反射幅度小,频率低
E.摩擦桩的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端承桩的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

答案:C,D,E
解析:

第3题:

用反射波法检测桩完整性时,当应力波从软质材料进入硬质材料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诸如( )反应此类波的相位特征。

A.嵌岩桩无沉渣桩底反射
B.扩颈
C.缩颈
D.断桩

答案:A,C
解析:

第4题:

如果嵌岩桩存在着较厚的沉渣,表现在低应变曲线可见到桩底反射,而且它与入射波()

  • A、同相
  • B、反相

正确答案:A

第5题:

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时域信号特征为:“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此类桩应判别为( )类桩最为准确。题中“2L/C”表示声波在混凝土中从发出到接收的传播时间。

A:I
B:Ⅱ
C:Ⅲ
D:Ⅳ

答案:A
解析:
时域信号特征为:“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此类桩应判别为I类桩,如下图所示。

第6题:

基桩低应变检测完整桩曲线特征,( )

A.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频率相近
B.曲线规律不佳
C.长桩桩底反射振幅小,频率低
D.摩擦桩桩底反射与入射波同相位
E.可见多次反射波

答案:C,D
解析:

第7题:

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时域信号特征为:“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此类桩应判别为( )类桩最为准确。题中“2L/C”表示声波在混凝土中从发出到接收的传播时间。

A.I
B.Ⅱ
C.Ⅲ
D.Ⅳ

答案:A
解析:
时域信号特征为:“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此类桩应判别为I类桩,如下图所示。

第8题:

由于受( )的影向,应力波桩顶至桩底再从桩底反射回桩顶的传播为一能量和幅值逐渐衰减的过程

A.桩周土约束
B.激振能量
C.桩身材料阻尼
D.桩长

答案:A,B,C
解析:

第9题:

对无桩底反射且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或有轻度反射波)的桩,桩身完整性类别划分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定。


正确答案:无桩底反射波

第10题:

由于受()的影响,应力波桩顶至桩底再从桩底反射回桩顶的传播为一能量和幅值逐渐衰减的过程

  • A、桩周土约束
  • B、激振能量
  • C、桩身材料阻尼
  • D、桩长

正确答案:A,B,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