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燃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题目
问答题
稀燃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燃烧缓慢,燃烧持续期长;
(2)循环变动大;
(3)HC排放增加(氧化催化转换器);
(4)汽车的操纵性能下降(负荷控制敏感度下降);
(5)排气后处理困难(特别是富氧条件下NOx的还原)。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稀燃燃烧的优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提高指示热效率ηit。燃烧温度低,离解损失、传热损失减少,不完全燃烧的量减少。
(2)NOx排放下降。
(3)爆燃倾向小,可以采用高压缩比。
(4)可以不用节气门以减小泵气损失,特别有利于改进部分负荷的性能。

第2题:

简述发动机稀燃技术的含义及其依据的原理。


正确答案: ①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
②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绝热指数k值越大,热效率越高。但事实上,当过量空气系数α>1.05~1.15之后,油耗反而增加。这是由于:混合气过稀时,燃烧速度过于缓慢,等容燃烧速度下降,补燃增加,热功转换的有效性下降;燃烧速度下降,混合气发热量和分子改变系数减小,指示功减小,机械效率下降;混合气过稀,发动机对混合气分配的均匀性和汽油、空气及废气三者的混合均匀性变得更加敏感,循环变动率增加,个别缸失火的机率增加等。

第3题:

均质稀燃技术(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均质稀燃模式混合气形成时间长,燃烧均匀,通过精确控制喷油,可以达到较低的混合气浓度。均质稀燃的点火时间选择范围宽泛,有很好的燃油经济性。均质稀燃与分层燃烧的进气过程相同,油气混合时间加长,形成均质混合气。燃烧发生在整个燃烧室内,对点火时间的要求没分层燃烧那么严格。均质稀燃的空燃比大于1。

第4题:

论述发动机稀燃技术的依据的原理及采用的技术途径。


正确答案: (1)稀燃是指发动机可以燃用汽油蒸气含量很低的可燃混合气,空然比可达18(过量空气系数α为1.22),甚至更稀。
(2)从理论上讲,混合气越稀,越接近于空气循环,绝热指数k值越大,热效率越高。燃用均质稀混合气的主要技术途径有:
①使汽油充分雾化,并保证混合气混合均匀及各缸混合气分配均匀。要使汽油充分雾化,可以在预热、增加进气流的速度、增强进气流的扰动、增加汽油的乳化度以及使汽油分子磁化等方面采取措施。
②加快燃烧速度:这是稀燃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实施的基础。提高燃烧速度的主要措施是组织缸内的气体运动和提高压缩比。
③提高点火能量,延长点火的持续时间:高能点火和宽间隙火花塞有利于火核形成火焰传播距离缩短,燃烧速度提高,稀燃极限大。有些稀燃发动机采用双火花塞或者多极火花塞装置来达到上述目的。

第5题:

稀燃的技术难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燃烧缓慢,燃烧持续期长;
(2)循环变动大;
(3)HC排放增加(氧化催化转换器);
(4)汽车的操纵性能下降(负荷控制敏感度下降);
(5)排气后处理困难(特别是富氧条件下NOx的还原)。

第6题:

轴向分层稀燃系统中影响稀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和()


正确答案:缸内涡流的强度;喷油定时

第7题:

稀燃


正确答案: 稀薄燃烧的简称,指发动机在实际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的燃烧,空然比可达25:1甚至更高。

第8题:

简述燃用稀混合气的技术途径。


正确答案: 1)使汽油充分雾化,对均质燃烧要保证混合气混合均匀及各缸混合气分配均匀
2)采用结构紧凑的燃烧室
3)加快燃烧速度
4)提高点火能量,延长点火的持续时间
5)采用分层燃烧技术

第9题:

何谓稀燃、层燃系统?稀燃、层燃对汽油机有何益处?


正确答案: 稀燃系统就是均质预混合气燃烧,通过采用改进燃烧室、高湍流、高能点火等技术使汽油机的稳定燃烧界限超过α=17的系统;分层燃烧系统就是在α更大的情况下,均质混合气难以点燃,为了提高稀燃界限,通过不同的气流运动和供油方法,在火花塞附近形成具有良好着火条件的较浓的可燃混合气,而周边是较稀混合气和空气,分层燃烧低汽油机可稳定工作在α=20~25范围内。好处:使燃油消耗率降低,且提高排放性能。

第10题: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闭环控制空燃比时会发生空燃比随负荷升高而变稀的现象,为什么?解决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因在于氧传感器只能感受排气中的自由氧,不能感受存在于NOx中的氧,而负荷升高时NOx生成量增多,结果使同一φa在发动机负荷高时排气中的氧气分压较低,氧传感器就会输出一个较高的电压,使正常的混合气被ECU误判为偏浓而通过指令减少喷油,导致实际空燃比偏稀而催化剂对NOx的转化率降低。
对于这种现象,若氧传感器输出特性呈陡直阶跃就无法纠正,而有一条斜线段的输出特性则可以通过相应适当地改变闭环控制的比较电压值的办法加以解决(负荷升高时相应适当加大比较电压),即进行所谓“氧传感器中值电压修正”。
显然,只要电控系统能进行这种中值电压修正,不同工况下因排气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氧传感器输出特性改变,以及不同工况下通过催化转化器的排气体积流量不同所引起的催化剂空燃比特性上的高效转化窗口的改变,也都可以利用中值修正予以补偿或获得相应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