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热加工对乳的一般的变化。

题目
问答题
简述热加工对乳的一般的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形成薄膜:牛乳加热到40°C以上,在牛乳与空气接触的界面即形成薄膜,这是由于页面水分蒸发而形成不可逆的蛋白质凝固物,俗称奶皮子。
②褐变:牛乳长时间的加热则产生褐变(特别是高温处理时)。
③蒸煮味:牛乳加热后会产生或轻或重的蒸煮味,蒸煮味的程度随加热处理的程度而异。
④形成乳石:在高温下加热或煮沸牛乳时,在与牛乳接触的加热面上,常出现结焦物,称为乳石。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铸钢经热加工后组织有哪些变化?


正确答案:铸钢经热加工后组织发生下列变化:
A.消除或改善铸态的组织缺陷,如疏松得到改善,气泡,缩孔大部分焊合,提高了金属的致密程度。
B.经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作用,一般晶粒得到细化。
C.形成热加工纤维组织(流线)和二次带状组织。

第2题:

简述热加工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为了得到大的变形量,热加工一般都在压应力下进行,如锻造、挤压、镦粗等。在热加工过程中,尽管加工硬化和再结晶软化互相抵消,但材料经过热加工后,组织性能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第3题:

热加工时钢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如何?


参考答案:热加工可以认为是由加工硬化和再结晶两个过程的叠加。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组织中的缩、,疏松、空隙、气泡当缺陷得到压密或焊合;可使晶粒细化和夹杂物破碎;可使金属形成纤维组织。由于热加工后金属的组织致密,晶粒细化,因而提高了物理与机械性能。纤维组织的出现,使金属沿纤维方向上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利用纤维组织的特点制造机件。

第4题:

简述UHT灭菌乳的温度变化过程?


正确答案: 原料乳经巴氏杀菌后4℃→预热至75℃→均质75℃→加热至137℃→保温137℃→盐水冷却至6℃→(无菌贮罐6℃)→无菌包装6℃。

第5题:

简述影响热加工时间的因素?


正确答案:水果或蔬菜的类型、食品的体积大小、热烫温度、加热方法

第6题:

简述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影响。


正确答案: 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又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多,外汇供给大于外汇的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会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第7题:

简述金属的冷热加工的区别是什么?热加工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正确答案: 金属冷热加工的区分:生产上,金属的塑性变形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或以上进行,前者称为金属的冷加工,后者称为金属的热加工。很显然,金属的冷热加工不是以加热温度的高低来区分的。例如,锡的再结晶温度约为-7ºC,在室温对锡进行加工则属于热加工。
热加工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改善钢锭和钢坯的组织和性能
2)形成热加工流线

第8题:

简述热加工用于食品保藏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提高温度以加快食品原料中微生物数量减少的速度;
(2)在达到预想的高温时,热量向食品中的传递。

第9题:

简述对牛乳进行热加工时形成薄膜的原因、膜的组成及防止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蛋白质在空气与乳液界面形成不可逆的凝固物。膜的组成:占干物质量70%以上的脂肪和20%~25%的蛋白质,且以乳白蛋白占多数。防止办法:在加热时搅拌或减少从液面蒸发水分。

第10题:

简述鲜乳在室温下贮存时微生物的变化。


正确答案: 新鲜牛乳在杀菌前都有一定数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存在,如果放置在室温下,会因微生物的活动而逐渐使乳液变质。室温下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抑制期:含菌数不变,酸性不变,不会出现变质现象。
②乳链球菌期:有产气现象,生鲜牛乳过了抑菌期后,抗菌物质减少或消失,微生物迅速繁殖,尤其是细菌的繁殖占绝对优势。
③乳杆菌期:乳杆菌尚能继续繁殖并产酸,乳液中可出现大量乳凝块,并有大量乳清析出。
④真菌期:当酸度继续下降至PH3-3.5时,绝大多数微生物被抑制甚至死亡,仅酵母和霉菌尚能适应高酸性的环境,并能利用乳酸及其他一些有机酸,于是形成优势菌。由于酸的被利用,乳液的酸度会逐渐降低,使乳液的PH不断上升,接近中性。
⑤胨化菌期:适宜于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细菌在其中生长繁殖,这样就产生了乳凝块被消化(液化)、乳液的PH逐渐提高向碱性方向转化,并有腐败的臭味产生的现象,腐败菌开始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