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散水和明沟的作用和一般做法。

题目
问答题
试述散水和明沟的作用和一般做法。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 )上能看到明沟或散水坡具体构造做法。

A.立面图

B.平面图

C.剖面图

D.外墙大样图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下列关于散水与明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小于900mm的地区可只设置明沟(暗沟)

B.暗沟(明沟)的沟底应做纵坡,坡度1%~3%

C.外墙与暗沟(明沟)之间应做散水,散水宽度600~1000mm

D.散水坡度一般为1%~3%

答案:C
解析:
A答案,降水量小于900mm的地区可只设置散水,大于900mm的地区应同时设置散水和明沟(暗沟);B答案,暗沟(明沟)的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0.5%~1%;C答案正确;D答案,散水的坡度-般为3%~5%。

第3题:

试述防潮层的作用、类型、位置和做法。


参考答案:作用:墙脚处易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水会侵湿墙脚,沿着墙体不断上升甚至达到二层,致使墙身饰面脱落,滋生细菌,影响建筑的耐久性和室内卫生环境。按部位来:有水平防潮层与垂直防潮层。有刚性的与柔性的之分。水平:防水砂浆防水平:防水砂浆防潮层(在防水层位置铺设防水砂浆防潮层20--25MM,防水砂浆是在水泥砂浆中掺入水泥用量的3%--5%的防水剂配制而成)、细石砼防潮层(在60MM厚的细石砼带内配置3根∮6或∮8的钢筋)、卷材防潮层(先铺一层20MM厚的1:3水泥砂浆找平,然后再铺以毡二油,油毡搭接长度不小于70MM);竖直:一般做法在迎水和潮气的垂直墙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抹灰15--20MM厚,再涂以沥青两道。但砌体抗震设防的话,有所限制的。

第4题:

简述散水的作用和一般做法。


正确答案: (1)为了防止雨水对墙基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特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以便将雨水排至远处,这一坡面称散水或护坡。
(2)宽度一般为1m左右,并要求比屋顶挑檐宽200mm。
(3)散水应向外设5%左右的排水坡度。
(4)散水做法通常有砖铺散水、块石散水、三合土散水、混凝土散水等.

第5题:

下列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的伸缩缝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B.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
C.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
D.缝的宽度为15~20mm,缝内填水泥砂浆

答案:D
解析:
2020/2019版教材P6
1)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远离基础。2)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600~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3)散水的坡度可为3%~5%。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30m间距设置伸缩缝。4)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第6题:

应在外墙的装修完成后再做散水和明沟。


答案:对
解析:
应在外墙的装修完成后再做散水和明沟。

第7题:

某地区降水量为1000mm,在该地区建造的建筑物应设置()。

A.明沟
B.散水
C.明沟或散水
D.明沟和散水

答案:D
解析:
当降水量大于900mm,应同时设置明沟和散水;当降水量小于900mm,只需设置散水。此外,须注意明沟、散水的具体做法。

第8题:

在降雨量大于900mm地区,为防止地表水对基础的侵蚀,正确的做法是( )。

A.设置明沟

B.设置散水

C.同时设置散水和明沟

D.视建筑的重要性而定


正确答案:C

第9题:

楼地面平整场地定额中已包括了建筑物四周的明沟或50厘米以内的散水。若实际施工时不做明沟或散水能否扣除?


正确答案:定额所综合的内容,除定额中说明允许调整者外,不得因具体工程的内容不同而调整。故不论实际施工是否做明沟或散水(50厘米以内)均不作调整。

第10题:

下列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的伸缩缝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

  • A、其延长米间距不得大于10m
  • B、房屋转角处应设缝处理
  • C、散水、明沟和台阶等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缝处理
  • D、缝的宽度为15~20mm,缝内填水泥砂浆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