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内聚性是衡量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题目
单选题
模块内聚性是衡量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A

之间

B

中间

C

前面

D

后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模块内聚度用于衡量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一个语句在程序的多处出现,为了节省内存空间把这些语句放在一个模块中,该模块的内聚度是 (44) 的。

(44) A.偶然性

B.顺序性

C.通信性

D.过程性


正确答案:A
【解析】模块内聚的种类(内聚度从低到高)有:偶然内聚、逻辑内聚、瞬时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和功能内聚。
如果一个模块完成一组任务,这组任务彼此之间即使有关系,其关系也是很松散的,这个模块属于偶然内聚。如果一个模块完成逻辑上相关的一组任务,这个模块是逻辑内聚的。如果一个模块所包含的任务必须在同一时间间隔内执行,这个模块属于瞬间内聚。一个模块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保持特定的次序执行,这个模块属于过程内聚。一个模块的所有处理元素集中在一个数据结构的区域上,这个模块属于通信内聚。一个模块的处理元素是相关的,而且必须顺序执行,这个模块属于顺序内聚。一个模块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模块中的各部分在此目标下协调工作,而且都是完成这一功能不可缺少的,这个模块属于功能内聚。

第2题:

有以下程序: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SunDan 2004 2 B.SunDan 2004 4 C.LiSiGuo 2004 2 D.YangSan 2004 1

A.提高耦合性、降低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B.降低耦合性、提高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C.耦合性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D.内聚性是指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结构体。主函数中定义了结构体类型的指针变量P,并使其指向了结构体类型的数组s[1],并通过调用函数f改变了指针变量P所指向的结构体成员变量name的值,但并未改变其num的值。这是因为函数f中的形参flame是一个字符型指针变量,它指向了主函数中指针变量P所指向的结构体的成员变量name,所以对函数f中的形参*name的改变也就是对主函数中P->name的改变,而函数f中对形参num的改变并不会影响主函数中P一>num的值,因为此时传递给nnm的是一个值,而不是地址。

第3题:

(7)耦合性和内聚性是对模块独立性度量的两个标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耦合性降低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B)降低耦合性提高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C)耦合性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D)内聚性是指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


正确答案:B

第4题:

耦合是指以某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耦合用于衡量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A

第6题:

模块的独立程度可以由两个定性标准度量,()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连接)的紧密程度。

A、模块独立系数

B、耦合

C、内聚

D、模块内部关联度


参考答案:B

第7题:

模块内聚度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程度越 ______。

A.松散

B.紧密

C.无法判断

D.相等


正确答案:B

第8题:

______指模块内部各成分联系紧密的程度,它是衡量模块独立性的重要标准。


正确答案:内聚度
内聚度

第9题:

内聚是衡量模块内部聚合能力的量度。内聚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联系的程度()

A.越松散

B.彼此相等

C.越紧密

D.没有联系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内聚是衡量模块内部聚合能力的量度。内聚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联系的程度()

  • A、越松散
  • B、彼此相等
  • C、越紧密
  • D、没有联系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