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原则?

题目
问答题
简述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不包括在预制箱梁的预应力损失范围。

A、预应力钢束与孔道之间的摩擦

B、预应力钢束弹性模量的误差

C、锚垫板的变形

D、夹片回缩


答案:B

第2题:

进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外观检查时应检查预应力钢束锚固区段混凝土( )。(2014真题)

A:有无开裂
B:有无纵向裂缝
C:预应力损失
D:有无锈蚀

答案:A
解析:

第3题: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中,必须按弯矩变化幅值布置预应力束筋。()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预应力筋张拉原则为:()预应力束具体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规定。

  • A、先纵向、后、横梁先长束后短束
  • B、先横梁、后纵向、先长束后短束
  • C、先横梁、后纵向、先短束后长束
  • D、先纵向、后横梁、先短束后长束

正确答案:B

第5题:

输入预应力钢束形状时,钢束形状选项:直线、曲线、单元有什么区别?对钢束控制点坐标的插入点是否有影响?


正确答案:钢束形状分为三种类型,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输入不同类型的钢束形状。直线和曲线是指桥梁的形状,曲线桥布置预应力钢束时选择曲线类型比较方便。选择单元类型时表示钢束形状沿着单元布置,且此时布置在单元内外侧的钢束的长度会相同,在钢束长度和重量上产生一些误差。选择“曲线”时没有这样的问题,但仅适用于桥梁形状为圆曲线的桥梁布置预应力钢束。对于缓和曲线因为曲线半径和圆心都在变,所以提供了“单元”这种近似的输入方法。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病害的是(??)。

A.混凝土表面剥落、渗水
B.梁(板)体混凝土病害
C.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造成的病害
D.预应力混凝土梁出现裂缝

答案:B
解析: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病害有:①混凝土表面剥落、渗水,梁角破碎、露筋,钢筋锈蚀、局部破损等;②预应力钢束应力损失造成的病害;③预应力混凝土梁出现裂缝。BE两项,梁(板)体混凝土病害和梁体露筋、保护层剥落都属于钢筋混凝土梁桥的常见病害。

第7题:

某预应力混凝土弯箱梁中沿中腹板的一根钢束,如题图所示A点至B点,A为张拉端,B为连续梁跨中截面,预应力孔道为预埋塑料波纹管,假定,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k=0.0015,预应力钢绞线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0.17,预应力束锚下的张拉控制应力σcon=1302MPa,由A至B点预应力钢束在梁内竖弯转角共5处,转角1为0.0873rad,转角2~5均为0.2094rad,A、B点所夹圆心角为0.2964rad,钢束长按36.442m计,试问,计算截面B处的后张预应力束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90
B. 250
C. 260
D. 300

答案:D
解析: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2.2条规定,后张法构件张拉时,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其中θ=0.0873+4×0.2094+0.2964=1.2213rad,x=36.442m。
代入数据计算得

第8题:

简述内衬式和埋置式钢筒预应力水泥管的区别。


参考答案:内衬式和埋置式的区别,内衬式的应力钢丝直接缠绕在钢筒上,埋置式则缠绕在钢筒外的混凝土层上内
衬式采用离心工艺成型,口径偏小(DN≤1200mm),埋置式采用立式振动工艺成型,口径偏大(DN>1200mm)。

第9题:

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内的纵向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与适用条件。


正确答案: 1)全部主筋直线形布置,适用于先张法施工的小跨度梁。
2)将主筋在中间截面截断形布置,适用于长度较大的后张法梁
3)将预应力筋全部弯起至梁端锚固的布置,适用于预应力钢筋不多,能全部在梁端锚固情况。
4)将一部分预应力筋弯出梁顶的布置,适用于钢束根数较多,或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梁高受到限制,以至不能全部在梁端锚固。
5)变高度鱼腹形梁,适用于大跨度桥梁。
6)预应力混凝土串联梁,适用于大跨度桥梁。

第10题:

简述纵向预应力钢筋常采用的布置形式、特点及其适用情况?


正确答案: (1)直线布置:施工操作较为简单方便,适用于跨度及荷载均较小的受弯构件,适合于采用先张法制造。
(2)曲线布置:便于在构件端部布置钢筋及锚头,适用于跨度及荷载均较大的受弯构件的后张法制造,并可防止预拉区裂缝及端部截面的中部纵向水平裂缝等。
(3)折线布置:多适用于有倾斜受拉边的梁,采用先张法制造,桥涵工程中较少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