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中,以下哪个不属于家庭本身的问题?()

题目
单选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中,以下哪个不属于家庭本身的问题?()
A

家庭网络教育缺失

B

家庭结构病态

C

家长监管不力

D

家庭教育方法和观念落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

A、网络的特点

B、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C、青少年的自我评价

D、青少年的人格特征

E、外部因素


参考答案:ABCDE

第2题:

瑞金医院金武官教授根据临床实践提出了根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金深义文化有哪两个基本观点?()。

A.青少年网络成瘾需要家庭的支持

B.金深义文化理论是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保障

C.青少年价值观决定青少年的行为方式

D.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容易沉溺于网络


参考答案:BC

第3题:

根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容,可以把青少年网络成瘾分为哪几类( )。

A、网络色情成瘾

B、网络交际成瘾

C、网络信息成瘾

D、计算机成瘾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2019年)根据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社会工作者计划首先从预防层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干预,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最适宜的是()

A.从个人层面入手,要求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
B.从家庭层面入手,促进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
C.从学校层面入手,减少青少年课业学习负担
D.从社会层面入手,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答案:B
解析: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两个层面进行。预防层面,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有效帮助。

第5题:

该市2006年男性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在网络成瘾中所占的比例为:( )

A. 60% B. 65% C. 70% D. 75%


正确答案:D

解析:由“女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中,60%沉溺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成瘾的比例只有30%”可知女性网络游戏成瘾的人数为10000*30%=3000人,则男性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人数为30000*60%-3000=15000人。所以男性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在网络成瘾中所占的比例为15000/20000*100%=75%

第6题:

青少年问题包括()。

A、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

B、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C、青少年犯罪问题

D、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问题

E、失学失业和其他方面问题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青少年成瘾者将全部精力投注于在线交际中,以虚拟空间的网络聊天中的人际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

A、网络游戏成瘾

B、网络交际成瘾

C、网络色情成瘾

D、网上信息收集成瘾


参考答案:B

第8题:

下列不属于社会问题的是( )。

A.家庭暴力

B.就业服务

C.网络成瘾

D.贫富差距大.


正确答案:B
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会产生一些新的、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这样,被人们认识到的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就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无论如何,社会问题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现象,它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B选项的就业服务不是社会问题。

第9题:

根据青少年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社会工作者计划首先从预防层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干预,下列社会工作者的做法中,最适宜的是( )

A.从个人层面入手,要求青少年远离网络游戏
B.从家庭层面入手,促进青少年与父母的沟通
C.从学校层面入手,减少青少年课业学习负担
D.从社会层面入手,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两个层面进行。预防层面,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有效帮助。

第10题: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有哪些?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网络特征、青少年自身个性特征和周围环境三者交互的结果。
1.互联网的易成瘾性
①随意性
②多样性
③匿名性
④时空延伸性
2.易导致网络成瘾的人格特征
①内向型性格
②低自尊、高人际敏感性
③喜欢标新立异
3.需要满足解释
①情感表达的需求
②社会支持需求
③缓解压力需求
④虚拟的自我实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