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0岁,在高空劳作时不慎跌落,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在对其进行开放气道时应采取()。

题目
单选题
患者男性,30岁,在高空劳作时不慎跌落,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在对其进行开放气道时应采取()。
A

托颌法

B

仰头举颏法

C

抬颌法

D

举颌法

E

后仰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30岁,剧烈运动后突然倒地,意识丧失,脉搏触不到。

在对其进行开放气道时应采取

A.托颌法

B.仰面抬颏法

C.抬颌法

D.举颌法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2题:

男,50 岁。散步时突然倒地。查体: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抽泣样呼吸,随即消失。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B. 开放气道

C. 人工呼吸

D. 挤压人中

E. 胸外按压


参考答案:E

第3题:

患者,男性,30岁,在高空劳作时不慎跌落,意识丧失,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在对其进行开放气道时应采取

A.托颌法

B.仰头举颏法

C.抬颌法

D.举颌法

E.后仰法


正确答案:A
(1)托颌法:①救护人员将手放置在伤病员头部两侧。②握紧伤病员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③如伤病员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④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2)仰面抬颈法:患者去枕,术者位于患者一侧,一手置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3)仰面举颏法:术者位于患者一侧,一手置患者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4)托下颌法:术者位于患者头侧,两肘置于患者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o(5)后仰法:高昏迷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在插管前应采取的后仰法。

第4题:

患者,男,32岁,从高层建筑物上不慎坠落,出现意识丧失,无脉搏,无呼吸,在对其开放气道时应采取

A.仰头抬颈法
B.仰头托颌法
C.仰头举颌法
D.仰头举颏法
E.后仰法

答案:B
解析:
患者从高处坠落,可能造成头或颈部损伤,仰头托颌法开放气道是安全的手法。

第5题:

心室纤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意识丧失

B.面色苍白

C.血压测不清

D.脉搏触不到

E.心音消失


正确答案:B

第6题:

心室纤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血压测不清

B:意识丧失

C:心音消失

D:面色苍白

E:脉搏触不到


正确答案:D
解析:室颤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心音消失。

第7题:

患者男,32岁。从高层建筑物上不慎坠落,出现意识丧失,无脉搏,无呼吸,在对其开放气道时应者再次晕倒,意识不清,伴抽搐,颈动脉搏动未触及,目前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采取

A、仰头抬颈法

B、推举下颌法

C、仰头举颌法

D、仰头举颏法

E、后仰法


参考答案:B

第8题:

患者,男性,67岁。因心前区剧烈疼痛2小时,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入院,入院后突然意识丧失、发绀、抽搐、体检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瞳孔散大,护士确定瞳孔散大的标准是瞳孔直径

A、>2mm

B、>3mm

C、>4mm

D、>5mm

E、>6mm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32岁。从高层建筑物上不慎坠落,出现意识丧失,无脉搏,无呼吸,在对其开放气道时应者再次晕倒,意识不清,伴抽搐,颈动脉搏动未触及,目前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采取

A.仰头抬颈法
B.推举下颌法
C.仰头举颌法
D.仰头举颏法
E.后仰法

答案:B
解析:
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方法主要有两种:仰头抬颏或推举下颌法,较为常用;推举下颌法或双手抬颌法,适用于头颈部损伤的患者。题干中患者从高层建筑坠落有颈椎损伤的危险,故应采取后者方法,故选B。解题关键: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时,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无头颈部外伤者,推举下颌法适用于有头颈部外伤者。

第10题:

男性,62岁,半小时前心前区压榨样痛,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为零,诊断为心脏骤停。
下列哪一项不是诊断心脏骤停的必备条件


A.意识丧失
B.瞳孔散大
C.呼吸断续或停止
D.大动脉搏动消失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