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元月中旬,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出现灰霾天气.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Particu

题目
单选题
2013年元月中旬,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出现灰霾天气.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简称PM)形成的,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晨练爱好者灰霾天外出最好佩戴口罩.下面口罩可以有效过滤PM2.5的是()
A

普通16层纱布口罩,过滤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B

医用3层无纺布口罩,过滤孔径在4微米左右

C

单层无纺布口罩,过滤孔径在10微米左右

D

N95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雾霾是一种大气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超标的概括表达。雾霾的主要组成是二氧化硫铅氧化合物( ),前二者为气态污染物,后者才是组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元凶”。

A、可吸收颗粒物

B、灰尘


答案:A

第2题:

在气象部门,对于雾和霾都有严格的科学界定。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在贴近地面的空气中形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的悬浮体。实际上,雾就是接近地面的云,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则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细小颗粒物的结合体,也就是说,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由于雾和霾的直接效应使水平能见度下降,因此在实际区分时,通常把在湿度大于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湿度在80%~90%则为雾霾的混合体。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雾和霾都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
B.雾是自然现象,霾是人类活动频繁的产物
C.雾和霾的区别只是湿度不同
D.雾与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B项和D项对应“雾是指在相对高的空气湿度情况下……实际上,雾就是……是自然的天气现象”“而霾……霾是由空气中大量的细颗粒物质引起的”,B项正确,A项和D项“霾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雾是由细颗粒物引起的”均属于无中生有,错误。C项对应“实际上”之后的内容,雾和霾的区别并非只是湿度不同,属于曲解文意,错误。

第3题:

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0.5nmile的天气现象,称为()

A、雾

B、毛毛雨

C、霾

D、轻雾


参考答案:A

第4题:

灰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 A、7
  • B、8
  • C、9
  • D、10

正确答案:D

第5题:

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
  • B、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都能形成雾霾
  • C、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
  • D、只要物质富足,雾霾天气不会到影响人们的心情

正确答案:D

第6题:

霾,又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下列关于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B.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
C.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D.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徽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答案:A,B,C,D
解析:
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庋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霾主要由气溶胶组成。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在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一3公里左右,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着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坐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故本题答案为ABCD。

第7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二者有较大的区别。霾又称灰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霾的粒子,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粒子尺度大小不同是雾、霾两类物质的性质区别
B.散射光与波长的不同,造成雾霾颜色上的差异
C.雾霾的成份相近,都是水汽凝结物及有机碳氢化合物形成
D.悬浮在空气中的雾霾,从比例看是雾多于霾


答案:B
解析:
性质区别不仅仅是粒子尺度大小的不同,物理本质、颜色等也都不同,排除A;根据定义,霾由空气中的灰尘、烟粒或盐粒化合物等离子组成,而雾是水汽凝结物,C项错误;由定义可知,霾肉眼看不见而雾肉眼能看见,但无法确定哪个比例更高,D项错误。根据定义对两者颜色的描述可知,雾霾颜色差异的原因是散射光与波长的关系,B项正确。故答案选B。

第8题:

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飘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5nmile的空气混浊(呈微黄色)现象,称为()。

A、雾

B、轻雾

C、霾

D、毛毛雨


参考答案:C

第9题:

霾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

  • A、烟屑
  • B、尘粒
  • C、盐的微粒
  • D、A+B+C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关于雾和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雾和霾是同一个概念
  • B、雾和霾经常结合在一起
  • C、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
  • D、霾由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