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P600中,承付是指()。

题目
多选题
UCP600中,承付是指()。
A

即期付款信用证项下,即期付款

B

迟期付款信用证项下,承担迟期付款责任并到期付款

C

承兑信用证项下,承兑受益人出具的汇票并到期付款

D

承兑信用证项下,承兑议付行出具的汇票并到期付款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期限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

A.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B.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5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5天

C.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30天

D.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0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60天


正确答案:A
解析:采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第2题:

下列关于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托收承付结算

B.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是500元

C.任何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款项均可以采取托收承付方式结算

D.托收承付结算方式中,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


正确答案:A
解析:关于托收承付,有如下细则: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1.00元。验单承付期为3天,验货承付期为10天。

第3题:

承付是指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行为。根据我国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验单付款的承付期是3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是10天,承付人在承付期内未向银行作表示的,应( )。

A.视为拒绝

B.视为承付

C.银行应通知其3日内承付,否则视为拒绝

D.银行应通知其3日内承付,否则视为同意承付


正确答案:B

第4题:

“三票一卡”是指汇票、本票、支票和银行卡;结算方式是指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


答案:对
解析:

第5题:

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的规定,如果受益人按照信用证的要求完成对指定银行的交单义务,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A、信用证指定银行议付但其未议付时,开证行应予承付
B、信用证指定银行延期付款,但承诺延期付款,开证行应予承付
C、信用证指定银行承兑,指定行到期不付款的,开证行可不予承付
D、信用证规定指定银行即期付款但其未付款的,开证行可不予承付

答案:A
解析:
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7条的规定,倘若规定的单据被提交至指定银行或者开证行并构成相符提示,开证行必须按下述信用证所适用的情形予以兑付:(1)开证行即期付款、延期付款或者承兑;(2)由被指定银行即期付款而被指定银行未予付款;(3)由被指定银行延期付款而被指定银行未予承担其延期付款承诺,或者自己承担但期末未予付款;(4)由被指定银行承兑而被指定银行未予承兑以其为付款人的汇票,或虽承兑了汇票,到期未予付款;(5)由被指定银行议付而指定银行未予议付。综上,答案为A选项。

第6题:

下列关于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期限的规定中,正确的是( )。

A、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

B、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5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15天

C、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10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30天

D、验单付款的承付期为30天,验货付款的承付期为60天


正确答案:A

第7题:

在下列有关托收承付的承付方式的表述中,符合我国规定的是( )。

A.验单付款,承付期为10天

B.验货付款,承付期为3天

C.验单付款,承付期为3天

D.验货付款,承付期为10天


正确答案:CD
注意验单付款和验货付款在承付期限上的差异。

第8题:

支付结算办法所称结算方式,是指()。

A、汇兑、托收承付、票据

B、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

C、汇兑、 票据、委托收款

D、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票据


本题答案:B

第9题:

托收承付是指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答案:错
解析:
托收承付是指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付的结算方式。

第10题:

什么是UCP600?


正确答案: UCP600(Uniform Customs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即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600号出版物)乃一套规则,适用于所有的其文本中明确表明受本惯例约束的跟单信用证(下称信用证)(在其可适用的范围内,包括备用信用证。)除非信用证明确修改或排除,本惯例各条文对信用证所有当事人均具有约束力。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