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行草书有何突破,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题目
问答题
晚明行草书有何突破,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明代书法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学书者纷纷以摹古为能事,刻帖之风泛滥全国,而赵孟頫的书法被抬举到“仪凤冲霄、祥云捧日”(解缙语)无以复加的地步。其书法审美趣味大都醉心于以秀丽妍妙、萧散古淡为贵,这种艺术思潮在晚明才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明代后期,由于朝政腐败,国事日非,封建压榨变本加厉,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文人仍以诗文书画来粉饰太平,而另一部分文人,受了资本主义新因素的市民文学和浪漫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审美观的改变,他们要求社会变革的愿望,通过书画作品曲折地表现出来。在书坛上出现了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他们的行草书,以放浪不羁的笔意区别于明代早、中期那种清秀雅致、平淡冲和的书风。
徐渭(1521——1593),他的草书如同他的泼墨写意画一样,奔放豪迈,不拘一格。袁宏道说徐渭是“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张瑞图(1570——1641),他的行草书摆脱了赵孟頫书风的影响,露锋折笔,跳荡多姿,结体遒紧,别具新意。《桐阴论画》称:“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黄道周(1585——1646),书法以奇古拙厚见长,远师钟繇、索靖,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行草如急湍危石,奇姿横生。其书既见传统,又有新意。
倪元璐(1594——1644),书风略近黄道周,其行草书尤觉超逸,能纵笔取势,锋棱崭耀,险峻不凡,康
有为称其书“新理异态尤多。
傅山(1607——1684),他鄙薄赵孟頫的气节而恶其书为浅俗,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著名书论,其行草书笔势豪迈,雄奇宕逸,生气郁勃,别具风神。
王铎(1592——1652),书法中尤以行草书突出,其飞腾跳跃,能纵能敛,自出胸臆,气势壮阔,傅山称:“王铎四十年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晚明出现的这股豪放的书风,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带来了清朝统治的建立,这种艺术革新的倾向很快地遭到不应有的夭折。相反,赵孟頫、董其昌这一派柔弱的书风,因符合清初统治者竭力要平静全国的政治需要,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欣赏和大力提倡,而风靡全国。
沉寂了二三百年之后,晚明这派革新的书风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又重新焕发出它的艺术光彩。那时写行草书而欲自辟蹊径者,往往参照晚明行草书的创新道路,如沈曾植、吴昌硕、潘天寿、来梦生等人即是如此。特别是王铎的书法,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学习者众多,成为一大流派。晚明这一短暂的书法创新的历史,和出现的书法家们,在现代愈来愈引起国内书学研究者的注目,并逐渐得到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北碑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美学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正确答案: 南北朝时期,是书法艺术史上蓬勃发展的阶段。北方中原地区的碑版书法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别开生面,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书法艺术形式,它表现出了北方雄强矫健的时代特色,与南方飘逸秀美的法帖对峙,书法史上称之为“北碑南帖”。从书体方面来讲,北碑和唐碑又成为书法史上楷书的两大体系。因此,北碑是我国书法中的一座艺术宝库,是我们研究和学习书法艺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北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魏碑版。平时,由于习惯,我们把所有的北朝碑版(甚至还有极少数风格相近的南碑)都称之为魏碑。北碑主要有四大类,即造像记,如《龙门二十品》;碑碣,如《张猛龙碑》;摩崖石刻,如《郑文公碑》;墓志铭,如《张玄墓志》。这些北碑书法绝大多数都出自无名书家之手,由于北朝社会长期倡导尚武精神,人们质朴豪放的性格,威武强健的体魄,山泽的深峻,原野的广阔,石作的艰辛,佛像的庄严,这些对他们在艺术追求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北碑中就表现出了雄峻坚实的艺术风格。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概括其特点有十大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总的来讲北朝碑版,尤以其代表魏碑,表现了属于壮美范畴的美学特征。
北碑书法的出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初唐的欧、虞、褚、薛四大书家,他们的楷书作品无不带有北碑的痕迹,其中尤以欧体最为显著。盛唐的大书家颜真卿,他的楷书也明显地吸收了《文殊般若经》、《经石峪金刚经》等北碑的风格。自唐碑出现后,就长期占据书坛,宋、元、明、清四朝均推崇唐碑,视唐人楷书为正规风范,北碑反被湮没无闻了。但是,到了清代中晚期,由于明清科举制度推崇馆阁体书法的结果,使书法艺术面临衰亡的厄运。这时,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奋起著书立说,大声疾呼提倡北碑,天下学书者纷纷景从,出现了“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的碑学中兴,使书法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样,北碑书法在书法史上的艺术地位,才重新被肯定和得到巩固。

第2题:

著名汉隶《郙阁颂》的书法作者是谁?他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正确答案:是仇绋。仇绋是东汉灵帝时人,生卒年不详,字子长。以书《李翕析里桥郙阁颂》碑而著名后世。清王昶《金石萃编·卷十四》评其书为“方正挺健”,有雍容淳厚之气象。康有为认为:“后人推平原(颜真卿)之书至矣,然平原得力处世罕知之。吾尝爱《郙阁颂》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章法结体独有遗意。”

第3题:

水泵的汽蚀是怎样产生的?对泵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水泵在运行中,当叶轮入口处局部流道的压力低于工作水温的饱和压力,有一部分液体就会蒸发产生气泡。气泡进入压力较高的区域时,受压突然凝结,四周的液体就以极大的能量冲向气泡破灭的地方,造成水冲击,对流道壁面和叶轮等部件产生水锤作用。这个连续的局部冲击负荷,将使材料的表面逐渐疲劳损坏,造成金属表面剥蚀,出现蜂窝状蚀洞,形成汽蚀。当水泵产生汽蚀时,将会引起水泵发生振动和噪声,同时由于汽蚀时气泡会堵塞叶轮槽道,使液体流动的连续性遭到破坏,使泵的流量和扬程降低,效率下降。

第4题:

晚明个性解放思想对书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禅宗思想的流行,泰州学派的崛起,个性思想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层面,使明初朱程理论及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思想受到冲击。在这个思潮中,以徐渭、李贽、汤显祖、公安三袁为代表,掀起了个性解放的浪漫狂潮。徐渭的天成、李贽的童心、汤显祖的唯情、三袁的性灵、董其昌的率意,都强烈在表现出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宏扬,于是书法界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书家,他们的作品与明代中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审美观念的差异令人叹为观止。徐渭的狂放和董其昌的平淡都是这一状态下的产物。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的书法作品来看,既能看到个性解放的思想倾泻,又能感受到深幽孤峭的内倾情感的流露。

第5题:

逆温是怎样产生的?逆温对大气环境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C。这主要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少,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地面很快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从而产生逆温现象。这种逆温,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尤以冬季最强。再如,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愈接近地表,降温愈快,于是产生逆温现象。另外,在锋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气的温度差比较大,暖空气爬到冷空气的上面,也会产生明显的逆温现象。实际上,大气中出现的逆温现象常常是由几种原因共同形成的。
无论那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对大气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产生大雾天气,使能见度变坏,尤其是城市及工业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等。

第6题:

清代碑学对行草书有何重大影响?


正确答案: 由于清代碑学的兴起,提出了书法艺术“以不失篆分遗意为上”的审美标准,对书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帖学衰微之际,有见识的书家们就把碑与帖成功地结合起来,这给行草书带来了起死回生的作用。他们抛弃了行草书那种萧散简淡、柔弱妩媚的姿态,而表现出古拙雄强、若奋若搏的风格,使行草书重新有了生机、赋予了崭新的面貌,因而出现了新的突破。
时间的流逝是无情的,清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曾出现了无数以行草书出名的书法家,有人名重一时,到了现在却黯然无光了,而有的人流传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这些至今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可以说几乎都是碑帖结合的名家,这不得不使人承认碑学对书法艺术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第7题:

水垢是怎样产生的?对锅炉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注人锅炉的水,如果含有溶解的钙镁的碳酸盐或硫酸盐,在炉内水汽不断蒸发,含盐浓度逐渐增加到过饱和后析出,这些析出的盐类和泥浆等附在锅炉受热表面上,形成一层硬壳就是水垢。
水垢产生后,对锅炉影响是很严重的,首先是降低锅炉的传热能力,减少蒸发量。其次是水垢逐渐增厚,减少炉管口径,增大水循环阻力,使炉管局部过热损坏。更严重的是因水垢的热膨胀系数与金属不同,水垢破裂后使水与金属直接接触,金属骤冷急剧收缩而发生破裂或爆炸。同时内表面结垢清除困难,增加检修维护费用,缩短锅炉寿命。

第8题:

晚明行草书有何突破,对后世的影响怎样?


正确答案: 明代书法受元代复古思潮的影响,学书者纷纷以摹古为能事,刻帖之风泛滥全国,而赵孟頫的书法被抬举到“仪凤冲霄、祥云捧日”(解缙语)无以复加的地步。其书法审美趣味大都醉心于以秀丽妍妙、萧散古淡为贵,这种艺术思潮在晚明才发生了一些改变。在明代后期,由于朝政腐败,国事日非,封建压榨变本加厉,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文人仍以诗文书画来粉饰太平,而另一部分文人,受了资本主义新因素的市民文学和浪漫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审美观的改变,他们要求社会变革的愿望,通过书画作品曲折地表现出来。在书坛上出现了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他们的行草书,以放浪不羁的笔意区别于明代早、中期那种清秀雅致、平淡冲和的书风。
徐渭(1521——1593),他的草书如同他的泼墨写意画一样,奔放豪迈,不拘一格。袁宏道说徐渭是“不论书法而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张瑞图(1570——1641),他的行草书摆脱了赵孟頫书风的影响,露锋折笔,跳荡多姿,结体遒紧,别具新意。《桐阴论画》称:“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黄道周(1585——1646),书法以奇古拙厚见长,远师钟繇、索靖,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行草如急湍危石,奇姿横生。其书既见传统,又有新意。
倪元璐(1594——1644),书风略近黄道周,其行草书尤觉超逸,能纵笔取势,锋棱崭耀,险峻不凡,康
有为称其书“新理异态尤多。
傅山(1607——1684),他鄙薄赵孟頫的气节而恶其书为浅俗,提出了“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著名书论,其行草书笔势豪迈,雄奇宕逸,生气郁勃,别具风神。
王铎(1592——1652),书法中尤以行草书突出,其飞腾跳跃,能纵能敛,自出胸臆,气势壮阔,傅山称:“王铎四十年字极力造作,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能大家。”
晚明出现的这股豪放的书风,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失败带来了清朝统治的建立,这种艺术革新的倾向很快地遭到不应有的夭折。相反,赵孟頫、董其昌这一派柔弱的书风,因符合清初统治者竭力要平静全国的政治需要,得到康熙、乾隆皇帝的欣赏和大力提倡,而风靡全国。
沉寂了二三百年之后,晚明这派革新的书风在清末和民国年间又重新焕发出它的艺术光彩。那时写行草书而欲自辟蹊径者,往往参照晚明行草书的创新道路,如沈曾植、吴昌硕、潘天寿、来梦生等人即是如此。特别是王铎的书法,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学习者众多,成为一大流派。晚明这一短暂的书法创新的历史,和出现的书法家们,在现代愈来愈引起国内书学研究者的注目,并逐渐得到了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第9题:

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
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第10题:

什么是前碑派?他们的书法审美取向有何特征?郑簠、金农汉碑认识的突破对清代碑学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前碑派,就是清代碑派的前身。他们以擅长写隶书、篆书为主。其中大多数人对传统帖学下过功夫,创作中揉合二者或以碑破帖的特征。以邓石如、阮元划界,在他们以前的经碑破帖一派,称为前碑派。此后的尊碑一派称为碑派。前碑派和碑派在对待传统帖学上有借助和贬弃程度上的差别,但实际上体现出一条线脉上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碑派书法,在突破旧的审美定式上有着新鲜活透的生命力,较之碑派成熟期的书法,少程式、多创造,反而更充满了创造性。
前碑派的代表人物有:郑甫、程邃、金农等,在他们的书法作品中已出现了以碑破帖的激进思想,他们的实践为碑学的诞生做好了准备。金农的书法实践,强调艺术实践中强化用笔中的金石气,其师碑思想后来为碑派书家广为接受,金农样式的出现,为清代师碑的书家立下了一个比郑甫更有说服力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