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涉嫌盗窃一案时,为验证罗某供述爬天窗钻入现场的情节是否属实,让身材和动作能力与罗某相似的侦查员,按照

题目
单选题
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涉嫌盗窃一案时,为验证罗某供述爬天窗钻入现场的情节是否属实,让身材和动作能力与罗某相似的侦查员,按照罗某供述的路线重演进入现场。这种侦查措施是()。
A

现场勘验

B

人身检查

C

物证检验

D

侦查实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女,17岁,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传唤,侦查人员讯问王某时,下列哪种情形合法?()

A.由侦查员赵某(男)和张某(男)讯问

B.由侦查员赵某(男)和李某(女)讯问

C.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翻译人员胡某(女)讯问

D.由侦查员赵某(男)和王某的母亲进行讯问


正确答案:B
《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3款规定:“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

第2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7岁青工罗某偷的工业用铜,罗遂偷出4枷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的行为()。

A.赵构成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赵构成盗窃罪罗不构成犯罪

D.赵构成盗窃的教唆罪和销赃罪,罗构成盗窃罪


参考答案:B

第3题:

刘某与罗某的婚姻是否有效?


参考答案:

有效,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国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未按婚姻法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区别对待:1994年<<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于2月1日公布实施,之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之后男女双方符合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的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本案中刘某与罗某未进行登记结婚,但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前就已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结果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因此构成事实婚姻。刘未经法定离婚程序,单方声明:解除婚姻关系是无效的,刘与罗的婚姻是有效的。


第4题:

张某涉嫌抢劫罪被甲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侦查阶段收集到以下证据,其中应当予以排除,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有哪些?


A.侦查人员陈某与李某对张某采用强光持续照射眼睛的方式进行讯问获取了张某的供述,之后,二人再次对张某进行合法讯问,张某作出了与第一次供述相同的供述

B.侦查人员在讯问时威胁张某,称若不如实供述,就将张某逃税漏税的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张某遂作出了承认抢劫的供述

C.侦查人员在凌晨抓获张某后对其连夜审讯至天亮而获得的张某的供述

D.侦查人员对张某非法拘禁,张某因害怕而作出的有罪供述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2017年6月27日"两院三部"颁布了《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属于2018年新増法律法规,本题的考查体现了新増法律法规必有考题的规律。A.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供述,之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该刑讯逼供行为影响而作出的与该供述相同的重复性供述,应当一并排除,但下列情形除外:(1)侦查期间,根据控告、举报或者自己发现等,侦查机关确认或者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而更换侦查人员,其他侦查人员再次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自愿供述的;(2)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和审判期间,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讯问时告知诉讼权利和认罪的法律后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供述的。"据此,A选项中张某的两次供述都应当予以排除,A选项正确。B.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采用以暴力或者严重损害本人及其近亲属合法权益等进行威胁的方法,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而违背意愿作出的供述,应当予以排除。"B选项中虽然采取了威胁的方法,但该威胁未达到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程度,故张某的供述不排除,B选项不正确。C.选项,《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第8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冻、饿、晒、烤、疲劳审讯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除情况紧急必须现场讯问以外,在规定的办案场所外讯问取得的供述,未依法对讯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取得的供述,以及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应当排除。"据此,疲劳审讯收集的被告人供述应当排除,需要指出的是,连夜审讯至天亮要构成疲劳审讯,必须以该犯罪嫌疑人在白天被抓获的为前提。C选项中,犯罪嫌疑人是在凌晨被抓获的,立即讯问并审讯至天亮并不属于疲劳审讯,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条规定:"采用非法拘禁等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应当予以排除。"据此,D选项正确。

第5题:

某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涉嫌盗窃一案时,为验证罗某供述爬天窗钻入现场的情节是否属实,让身材和动作能力与罗某相似的侦查员按照罗某供述路线重演进入现场。这种侦查措施是( )。

A.现场勘验

B.人身检查

C.物证检验

D.侦查实验


正确答案:D
解析:侦查实验是指为了查明或者确定与案件有关的某一事实或情节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者如何发生,而在同等条件下将该事实或情节人为地加以重演的一种侦查方法。故D项A。

第6题:

罗某受到朱某的人身威胁,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采取任何措施。三天后,罗某了解到朱某因涉嫌抢劫被刑事拘留。罗某以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安机关确未履行法定职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因朱某已被刑事拘留,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起诉

B.法院应当判决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违法

C.法院应当判决公安机关赔偿罗某的精神损失

D.法院应当判决驳回罗某的行政赔偿请求


正确答案:BD
[考点]行政诉讼判决、行政赔偿
[解析]选项AB考查的是行政诉讼的判决种类。本案中,罗某受朱某威胁,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有责任保护罗某,却未采取任何措施。虽然朱某现已被刑事拘留,但是并不因此表明公安机关在此前的行政法律关系中履行了对罗某的保护职责。罗某对公安机关的未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不服,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所以选项A错误。另外,判决种类中并没有“判决驳回起诉”,《行诉解释》第32、44条都规定了驳回起诉的情形.但是均为“裁定驳回起诉”。对于法院来说,公民起诉时尚未进入实体审理,所以如果要驳回,利用的是“裁定”,而一旦进入实体审理,裁判种类将是“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所以据此也可将选项A排除。简言之,“驳回诉讼请求用判决,驳回起诉用裁定”。
《行诉解释》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认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不适宜判决维持或者驳回诉讼请求的,可以作出确认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无效的判决:(一)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的;(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本案中。虽然公安机关没有履行法定职责,但因为朱某已经被刑事拘留,判决责令其履行法定职责已无实际意义,所以应该确认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行为违法。选项B正确。
关于C项,根《国家赔偿法》第35条的相关规定可知。行政相对人只有在人身权遭到严重侵害时,国家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本案中,罗某只是受到了朱某的威胁,公安机关不作为的行为并未导致其人身权遭到损害。更谈不上严重损害,所以罗某无权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当然也不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所以选项C“法院应当判决公安机关赔偿罗某的精神损失”错误。
关于D项,《行诉解释》第5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三)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四)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既然罗某没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失,罗某的行政赔偿请求便予法无据。原告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法院应判决驳回。故选项D正确。
[陷阱点拨]本题在事实方面是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融合,在法律方面是行政诉讼判决种类与行政赔偿的结合。其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于精神损害是否能请求国家赔偿,根据上述分析,新《国家赔偿法》确立了有限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造成严重人身权损害的,国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一般的人身权损害国家不承担该责任。

第7题:

收购废品的小贩赵某答应收购某铜厂15岁青年工人罗霜偷的工业用紫铜,罗遂偷出价值1500元的铜块交给赵某。二人韵行为构成何罪?( )

A.赵某构成销售赃物罪,罗某构成盗窃罪

B.赵、罗构成共同盗窃罪

C.赵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和销售赃物罪,罗构成盗窃罪

D.赵构成盗窃罪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罗某15岁,对盗窃罪不承担刑事责任,故D项正确。

第8题:

公安机关在侦查王某盗窃罪时,收集到以下证据,其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有()

A.现场发现的王某的指纹

B.在王某家里发现的被盗的赃物

C.在王某身上搜查到的用来撬锁的工具

D.王某承认盗窃的供述


参考答案:D

第9题:

田某和罗某为夫妻共同居住在工厂职工宿舍。某日,田某下班回家后发现,同事张某正在从妻子罗某身上下来并在提裤子,罗某大喊:“他强奸了我,别让他跑了。”田某遂与张某发生争吵、扭打,田某打不过张某,便上厨房拿起菜刀砍中张某头、颈j上肢等部位,致张某当场死亡。田某和罗某拿走张某身上随身携带的5000元钱连夜潜逃回贵州老家,在看到通缉令后田某和罗某在家人陪同下前往派出所交代了杀人的事实。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田某的行为如何定罪? (2)罗某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与不构成均需说明理由) (3)田某和罗某是否构成自首?


答案:
解析:
(1)田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田某回家时张某对妻子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田某看到妻子被强奸心生愤怒产生了杀人的故意,并实施了杀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田某和妻子在张某死亡后,又一同拿走张某随身携带的财物,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二者成立共同犯罪。 (2)罗某构成盗窃罪,但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罗某只是让丈夫阻止张某逃跑,并非是教唆丈夫杀人,所以不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罗某作为旁观者,夫妻之间没有制止对方违法犯罪行为的义务,所以罗某不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罗某和丈夫田某一起拿走张某身上随身携带的财物,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二者成立共同犯罪。 (3)田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了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事实,就故意杀人罪成立自首,但没有交代盗窃罪的犯罪事实,就盗窃罪不能成立自首。罗某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所以其交代故意杀人的事实,不成立自首,而其又没有交代盗窃的犯罪事实,就盗窃罪也不能成立自首。

第10题:

关于公安机关、 检察院和法院在侦查、 审判阶段的处理,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公安机关在侦查罗某抢劫罪时, 发现罗某还涉嫌侵占罪, 公安机关可以合并侦查
B.公安机关在侦查邵某信用卡诈骗案时, 发现邵某还涉嫌职务侵占罪, 公安机关应当将职务侵占罪移交检察院侦查
C.法院在审理任某重婚案时, 发现任某还涉嫌受贿罪, 法院应当一并审理并作出判决
D.检察院在侦查康某挪用公款罪时, 发现康某还涉嫌诈骗罪, 检察院应当将诈骗罪移交公安机关侦查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公安机关、 检察院和法院管辖权竞合时的处理。 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过程中, 如果发现被告人还涉嫌实施了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时, 对于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可以告知被害人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A 项中的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因此, 公安机关不可以合并侦查。故, A 项错误。 依据《 六机关规定》 第 1 条规定, 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 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 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在上述情况中, 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的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则以公安机关为主侦查, 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 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 以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 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B 项中的职务侵占罪, 属于侵犯财产罪, 应当由公安机关侦查。 故, B 项错误。 D 项中的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 由公安机关侦查。 故, D 项正确。 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被告人还实施了应当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的, 应当将新发现的案件另案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处理。 C 项中, 受贿罪属于检察院侦查的案件。 故, C 项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