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是()

题目
多选题
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是()
A

联合履行机制

B

加强环保机制

C

清洁发展机制

D

控制排碳机制

E

“碳减排”贸易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京都议定书》允许采取的减排方式之一。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通过灵活机制,以()方式在全球减排温室气体。

  • A、成本有效
  • B、交易
  • C、碳经互换
  • D、援助

正确答案:A

第3题:

低碳产业是指以低能耗和温室气体减排为基础的产业。

A.是

B.否


正确答案:A

第4题:

温室气体减排“三机制”是()

  • A、联合履行机制
  • B、加强环保机制
  • C、清洁发展机制
  • D、控制排碳机制
  • E、“碳减排”贸易机制

正确答案:A,C,E

第5题:

碳金融的兴起,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展到()阶段的结果。

  • A、法律化温室气体减排
  • B、量化温室气体减排
  • C、清洁能源经济
  • D、低碳经济

正确答案:B

第6题:

当前,温室气体减排问题日益引起人民的关注,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第一碳排放国。请说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存在的共识和矛盾,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减排策略。


正确答案: 共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来看,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量还是很低的;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控制应该和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印度以及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被京都议定书豁免,是因为没有在工业化时期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并造成当今全球的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发达国家负有减排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发展
矛盾:
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家利益纷争,矛盾核心就是发展中国家是否需要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责任,矛盾双方代表则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发达国家——美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认为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和产品消费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已经排放大量碳,同时有消费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消费品,取得了消费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廉价的劳动力及资源、污染了本国环境,却只获取了小部分利益,大量的利润被发达国家活的。希望发达国家还清其以前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承担的历史排放责任,要求他们加大减排量,并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专业、资金援助。而发达国家则希望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承担更多的排放,他们认为是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过快节能水平不高才导致的排放过多,他们不想提供援助。
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得到发达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 中国实行自主减排政策,将继续自愿减排提高能源效率和改革规制手段,推进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修订及提高相关标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实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激励措施,如开展碳交易、征收碳税以及各种财政政策,加大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研发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在财税、价格、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加快可再生能源增长,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展新的技术增加碳汇,如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实施二氧化碳封装储存项目,温室气体的收集与利用,积极参加国际节能减排协作,干部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的有效落实依然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

第7题:

各部门厉行节能可实现以较低成本减排温室气体。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碳交易一般指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 A、二氧化碳减排额
  • B、二氧化碳排放额
  • C、温室气体减排额
  • D、温室气体排放额

正确答案:A

第9题:

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拟确定的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即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少排放()。

  • A、20%
  • B、30%
  • C、0%
  • D、50%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清洁发展机制的核心内涵,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