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7岁,产后28d,沉郁,凝视,精料采食量减少;便秘,粪便带黏液;迅速消瘦,产奶量降低;拱背;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

题目
单选题
奶牛,7岁,产后28d,沉郁,凝视,精料采食量减少;便秘,粪便带黏液;迅速消瘦,产奶量降低;拱背;乳汁易形成泡沫,类似初乳状;尿浅黄色,水样,易形成泡沫;乳、呼出气体和尿液中有烂苹果味,加热更明显。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网胃腹膜炎

B

瘤胃臌胀

C

维生素A缺乏症

D

奶牛酮病

E

瘤胃积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一定范围内当饲粮中精料比例上升时,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上升;当饲粮中的粗料比例上升时,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上升,乳脂率下降。


本题答案:下降

第2题:

奶牛,6岁,产犊后3周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凝视。呼出气体及尿液有烂苹果味,体温37.5°C,产奶量下降,迅速消痩。血液学检查最可能降低的指标是( )

A.血清钠

B.血清氯

C.血清钾

D.血糖

E.血清总蛋白


正确答案:D

第3题:

奶牛,4岁,产犊1周后发病,不愿吃精料,病初粪干,后腹泻,泌乳量下降,乳汁易起泡沫,尿液和呼出气伴有烂苹果味。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前胃弛缓

B.生产瘫痪

C.瘤胃酸中毒

D.酮病

E.骨软症


正确答案:D

第4题:

下列属于挤奶牛合理分群的依据的是什么()。

  • A、产奶量
  • B、产后天数
  • C、体况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夏季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的原因有哪些啊,咋解决?

夏季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的原因有哪些啊及其解决措施,求解答


奶牛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4—24℃。夏季气温高又是微生物繁殖的旺盛季节,青草难以保鲜,青储饲料和干草易发霉变质,奶牛容易发生霉菌中毒或其他消化性疾病,故有“夏季奶牛难养”之说。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夏季奶牛仍然可以养好。
1.调节舍内温度夏天气温较高时,首先要把牛舍门窗打开,增加舍内空气流动;其次要用井水冲刷饲槽、粪沟及墙壁;三是要安装电风扇,疏散牛只,牛床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20厘米,并给牛体直接淋浴,以吸收体热,降温解暑。
2.注意降低湿度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舍内通风要良好,使牛舍和拴牛处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调整日粮营养夏天饲喂奶牛的青饲料、精饲料要“少而精”,也就是饲料中的能量、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要多一些,但也不要过高,并且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夏天精饲料的喂量要比平时增加20%,平时饲喂的豆饼如果占精饲料的20%,夏天可增加到25%—30%。
4.改进饲喂方法要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或增加夜间补料,或将精料改为粥料,这样可弥补奶牛因高温厌食而产生的采食不足,提高产奶量。
5.供足清凉饮水奶牛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食欲,不仅影响产奶量,还会使奶牛体内的黏膜干燥,降低奶牛对疾病的抵抗力。长期饮水不足,会使奶牛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泌乳牛的饮水量可按日泌乳量的3—5倍供给,夏天以让奶牛自由饮水为好。
6.搭建凉棚遮阴在炎热的夏天,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可把奶牛转到凉棚里饲养或休息。最理想的凉棚是东西长、南北短,单坡顶,南低北高,棚高2.8—3米,四周通风性好,舍内形成空气对流的穿堂风,以降低牛舍温度。也可将牛拴在树荫下。
7.搞好环境卫生在夏季由于气温高,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比较活跃,因此,应搞好环境卫生,加强疫病的防治工作。在喂饮和挤奶前,要用冷水洗刷牛体,对个别怕热的牛,可用冷水淋洗牛的头部和胸部,这样既能降低牛的体温,又保持了牛体卫生。同时还要及时清除粪便,牛舍每周用5%的来苏儿或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一次,也可在牛舍里常撒些草木灰石灰粉进行消毒、除臭、除潮,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8.防止蚊蝇干扰夏天蚊蝇等害虫极易繁衍,叮咬奶牛,干扰奶牛休息,对奶牛产奶极为不利,而且还会传播疾病。可用驱蚊蝇药液喷洒牛舍,以消灭蚊蝇,给牛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夏季是高温多湿季节,蚊蝇叮蛟,大量出汗,造成奶牛食欲降低,精神不振,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调查,每年夏季,牛奶产量一般要下降15%左右。因此,要使奶牛在夏季稳产高产,必须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调节牛舍温度:奶年最适宜的气温是8~20℃,当舍内气温超过30℃时,每升高1℃,牛奶产量下降4%左右,如果超过36℃时,每升高1℃,则下降5%左右。因此,首先要增加舍内空气流通,把牛舍门窗打开。其次要安装电风扇,并让牛沐浴,以吸收体热,降温凉爽。

 2、降低舍内湿度:天气闷热,湿度大,奶牛产奶量可减少5~10%。因此,牛舍必须保持干燥,不积水,舍内通风要良好,使牛舍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搭建凉棚遮阴:在炎夏,为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可把奶牛转移到凉棚里饲养或休息。也可将奶牛拴在树阴下休息乘凉。
4、调整日粮营养:适当调整日粮结构,减少粗纤维比重,精饲料中含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要多一些,饲喂数量比平时增加15%~20%,并多喂些优质青草、菜类、瓜类等多汁饲料,做到青干饲料适当搭配。

 5、改进饲喂方法: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增加夜间补料,趁早、晚凉爽时饲喂,或将精料改为粥料,这样可弥补奶牛因高温厌食而产生的采食不足,促进其产奶量。

 6、给足清凉饮水:奶牛在夏季需水量较多,若饮水不足,就会降低食欲,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影响产奶量。泌乳母牛的饮水量可按泌乳量的3~5倍供给,饮水要保持清凉,让奶牛自由饮用。

 7、搞好环境卫生:在喂饮和挤奶前,用井水洗刷牛体,对个别怕热的牛,可用冷水洗淋牛的头部和胸部,降低牛的体温,保持牛体卫生。同时还要及时清除粪便,每周用5%的来苏尔或2%的苛性钠溶液消毒1次,也可在牛舍常撒些草木灰或石灰粉消毒,去臭、去潮,以减少疾病发生。

 8、防止蝇干扰:夏季蚊蝇叮咬奶牛,干扰奶牛休息,影响奶牛产乳,而且还会传播疾病。可用气雾杀虫剂喷洒牛体及周围环境,以消灭蚊蝇。另外,每天注意观察牛的食欲、反刍、粪便、精神状况等。对食欲差、粪便不正常和精神沉郁的奶牛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治疗和特殊照顾,确保奶牛安全度夏而多产奶。

适宜的环境温度16~23℃,高产奶牛为15~20℃。气温超过25℃时奶牛的产奶量明显下降。据资料统计,8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较1~2月份产犊奶牛的产奶量下降12.5%,给奶牛业带来很大损失,为减轻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改善环境,在运动场搭凉棚。凉棚以南北长轴为宜,所用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牛舍内安装通风设施或电扇,加快牛体散热。喷水与风扇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内安装喷雾设备,适当延长喷雾降温时间,以降低牛体面温度。用自来水冲洗地面,也可使牛舍内降温。


    二、营养措施。采食量下降是造成炎热夏季奶牛产奶量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改善奶牛夏季日粮的适口性,适当提高日粮的能量和蛋白质浓度,矿物质和维生素供给量也应注意调整。一般认为,奶牛混合精料的粗蛋白质和产乳净能量应达到20%~21%和6.3兆焦/千克,日粮赖氨酸与蛋氨酸比例为3:1。此外,日粮还可添加6%左右的过瘤胃脂肪。夏季奶牛日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应控制在28%~32%,补饲日粮干物质1.5%钾、0.6%钠和0.35%,有助于缓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


    三、饲喂方法。在饲喂方法上要适当增加饲喂次数,采用夜间饲喂(早晨4~5时或晚上10时以后),喂粥状料,同时运动场要有充足的新鲜自来水,以保证奶牛饮水需要。
    (来源:中国牧业网)

第6题:

奶牛,4岁,产犊1周后发病,不愿吃精料,病畜粪干,后腹泻,泌乳量下降,乳汁易起泡沫,尿液和呼出气伴有烂苹果味。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前胃迟缓

B.生产瘫痪

C.瘤胃酸中毒

D.酮病

E.骨软症


正确答案:D

第7题:

奶牛酮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初次分娩

B.产奶量高

C.精料饲喂过多

D.过度肥胖

E.能量代谢负平衡


正确答案:E
内科病-糖、脂肪及蛋白质代谢障碍疾病-奶牛酮病奶牛酮病病因涉及的因素很多,包括高产、日粮营养不平衡、母牛产前过度肥胖,但其根本原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能量负平衡。A、B、C、D都是其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选E。

第8题:

奶牛,3岁,产后1周食欲减退,便秘,迅速消瘦,产奶量下降,乳中血铜含量显著升高,应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

A、氨茶碱

B、尼可刹米

C、地塞米松

D、氟尼新葡甲胺

E、氟轻松


参考答案E

第9题: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尿液检验,异常变化为()

  • A、尿液相对密度升高
  • B、尿液上皮细胞增加
  • C、尿蛋白检验阳性
  • D、尿葡萄糖检验阳性
  • E、尿酮体检验呈现阳性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某奶牛场部分奶牛产犊1周后,只采食少量粗饲料,病初粪干,后腹泻,迅速消瘦,乳汁呈浅黄色,易起泡沫;奶、尿液和呼出气有烂苹果味该病最可能诊断是()

  • A、奶牛酮病(酮血症)
  • B、瘤胃酸中毒
  • C、胃肠炎
  • D、前胃弛缓
  • E、瓣胃阻塞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