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内容中,绘制控制图时确定合理子组的原则是()

题目
单选题
下列内容中,绘制控制图时确定合理子组的原则是()
A

子组数量应该在5个以下

B

组内差异只由普通原因造成

C

组内差应大于组间差

D

不存在组内差异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抽取子组绘制控制图时,应做到( )。

A.子组内产品尽量在短间隔内抽取

B.子组样本量越小判断越准确

C.过程稳定性好,子组间隔可以扩大

D.子组间隔越大越好

E.均值一极差图通常取的子组大小为4或5


正确答案:ACE
解析:抽取子组应遵循合理子组原则,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由此在取样本组,即子组时应该在短间隔内取,以避免异因进入。为了便于发现异因,在过程不稳,变化激烈时应多抽取样本,而在过程平稳时,则可少抽取样本。

第2题:

教师可以自己绘制图片或和儿童一起绘制图片,作为讲述的内容。()


正确答案:对

第3题:

为使控制图能够正确反映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应注意( )。

A.合理确定取样间隔

B.合理确定子样容量

C.子样组数最好大于25

D.剔除不明原因的异常数据

E.子样组数最好在20~25之间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关于绘制控制图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分析用X-s控制图的子组个数一般取20~25个

B.子组大小和抽样频率的确定应遵从合理子组原则

C.样本点的绘制应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

D.只要控制用控制图判异,就应该重新绘制

E.只要分析用控制图判稳,就应该转为控制用控制图监控过程


答案:A,B,C
解析:
。分析用控制图判稳,且达到技术控制状态后,才能转为控制用控制图监控过程。

第5题:

对一个稳定的生产过程绘制X控制图,已知当子组样本含量为2时,其下控制限LCL=70,上控制限UCL=82。问:当子组样本含量增加到8时,X控制图的控制限应该变为:()

A.LCL=75,UCL=77

B.LCL=74,UCL=78

C.LCL=73,UCL=79

D.LCL=70,UCL=82


参考答案:C

第6题:

为作控制图,正确的抽样方法包括( )。

A.每次取一个产品作为子组

B.每次取4~5个产品作为一个子组

C.取20~25个子组计算控制限并描点

D.根据过程的稳定性和产量合理确定子组取样间隔


正确答案:BCD
BCD。

第7题:

绘制均值-极差(或均值-标准差)控制图时,确定合理子组的原则是:()

A.子组数量应该在5个以下

B.组内差异只由随机变异造成

C.组内差异应大于组间差异

D.不存在组内差异


参考答案:B

第8题:

对合理子组原则的正确说法有( )。

A.合理子组原则是由朱兰提出的

B.其内容是:“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

C.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其目的是保证控制图上.下控制线的间隔距离6艿为最小,从而对异因能够及时发出通知信号。

D.在取样本组时应在短间隔内取,以避免异因进入

E.为了便于发现异因,在过程不稳:变化激烈时应多抽取样本,而在过程平稳时,则可少抽取样本


正确答案:BCDE
合理子组原则是由休哈特提出的。

第9题:

在机械制图中,常使用“绘图”|“圆”命令中的相切、相切、半径子命令绘制连接弧。()


参考答案:√

第10题:

-s图的绘图步骤包括( ),延长统计控制状态下的-s控制图的控制限,进入控制用控制图阶段,实现对过程的日常控制。 A.依据合理子组原则,取得预备数据

C.计算-s图的控制限,绘制控制图
D.与容差限比较,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E.检验过程能力指数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s图的绘制步骤依次为:①依据合理子组原则,取得预备数据;②计算各子
组的平均值i和标准差si;③;④计算s 图的控制限,绘制控制图;⑤与容差限比较,计算过程能力指数;⑥延长统计控制状态下的-s控制图的控制限,进入控制用控制图阶段,实现对过程的日常控制。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