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

题目
问答题
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技术基础

第2题:

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3)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第3题:

植物组织培养有何特点? 植物组织培养不仅保持了常规培养繁殖方法的全部优点,还具有以下特点:


正确答案:(1)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获得遗传性稳定一致的群体,使现有良种在生产上早日发挥作用。(2)增殖倍数高:这对难以繁殖或缺乏大量繁殖材料的珍贵树种中新选育出来或引入的优良品种、家系、无性系的快速大量繁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3)繁殖材料需要量少:可在最佳的树木个体上经济取材,从而快速获得大量遗传性高度一致,同时具有优良表型的良种壮苗。(4)利于实现工厂化育苗,大规模批量生产所需苗木。(5)能获得无病原菌和无病毒的苗木无性系:这是其他营养繁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无病毒植株的生长率高,发达国家已经商品化生产。

第4题:

植物组织培养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植物组织培养不仅保持了常规培养繁殖方法的全部优点,还具有以下特点:
(1)繁殖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可以在短期内快速获得遗传性稳定一致的群体,使现有良种在生产上早日发挥作用。
(2)增殖倍数高:这对难以繁殖或缺乏大量繁殖材料的珍贵树种中新选育出来或引入的优良品种、家系、无性系的快速大量繁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3)繁殖材料需要量少:可在最佳的树木个体上经济取材,从而快速获得大量遗传性高度一致,同时具有优良表型的良种壮苗。
(4)利于实现工厂化育苗,大规模批量生产所需苗木。
(5)能获得无病原菌和无病毒的苗木无性系:这是其他营养繁殖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无病毒植株的生长率高,发达国家已经商品化生产。

第5题: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植物细胞、组织、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 B、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C、植物组织培养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
  • D、不同种类的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程度相同,均易培育出新植株

正确答案:D

第6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包括哪些环节?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正确答案: (1)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2)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
(3)外植体的接种及培养
(4)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栽

第7题: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有哪些?


正确答案:(1)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
(2)茎尖脱毒培育无毒苗;
(3)组织培养培育新品种;
(4)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5)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

第8题:

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主要技术环节。


正确答案:(1)配制培养基,并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2)采集适宜的外植体,进行预处理后拿入接种室灭菌和接种,然后转入培养室培养。接种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程序,预防污染;培养过程中控制好光照、温度、湿度和氧气供给,促进无菌材料的生长,并预防褐变和试管苗玻璃化。
(3)继代培养,增加无菌材料的数量,然后更换培养基,诱导长根。
(4)做好试管苗的炼苗和移栽。

第9题:

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有:
①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基质和小气候环境条件下进行生长,摆脱了大自然中四季、昼夜的变化以及灾害性气候的不利影响,且条件均一,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便于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
②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植物组织培养是由于人为控制培养条件,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较快。另外,植株也比较小,往往20-30d为一个周期。所以,虽然植物组织培养需要一定设备及能源消耗,但由于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故总体来说成本低廉,且能及时提供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
③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一定的场所和环境下,人为提供一定的温度、光照、湿度、营养、激素等条件,极利于高度集约化和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它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它与盆栽、田间栽培等相比省去了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田间种植所需要的土地。

第10题:

植物组织培养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1、植物快速繁殖:增殖速度快,成本低,易于批量生成和管理。
2、脱除病毒: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几乎都要蒙受到病毒的危害,采用茎尖培养方法可以除去植物体内的病毒。脱毒苗恢复了原有的优良种性,生长势明显增强,整齐一致。
3、培养新品种: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克服远缘杂交的不孕性;选择细胞突变体;单倍体育种;转基因育种。
4、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利用植物组织后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可以生产一些天然有机化合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往往具有一些特定的功能,对人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5、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6、培育人工种子,提高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