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蟹有哪几种养殖形式?

题目
问答题
成蟹有哪几种养殖形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老化的虾池有哪些共同特征?对甲壳类(虾蟹)的养殖有哪些危害?


正确答案: (1)特征:经过几年的养殖生产,由于养殖虾蟹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以及粘土颗粒的沉积,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淤泥,其中的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内缺氧的情况下,进行厌氧分解,形成一层又黑又臭的还原层。
(2)危害:
①由于许多蛋白质在缺氧或无氧的条件下,不能彻底分解而形成有毒的中间产物,如尸胺、组胺、腐胺等。
②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还原成硫化氢,
③过多的有机物积聚、使池底的耗氧量大增,溶解氧水平较低,
④有机物的积聚,使池底细菌过度繁殖,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第2题:

简述我国发展虾蟹增养殖有那些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1)经济价值高、利润高、可承受较高的成本,生产受限制小。
(2)对外贸畅销产品,受国家重视支持。
(3)是优良的养殖对象,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4)虾蟹类食谱广,饮料较易解决。
(5)虾蟹类生长快,生长周期短。
(6)苗种来源有保证。
(7)我国海岸线长,滩涂辽阔,有大量适于养殖虾蟹的场地。

第3题:

青蟹是我国淡水驯化养殖蟹类的重要品种。(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4题:

成蟹有哪几种养殖形式?


正确答案:成蟹养殖系指蟹种养成食用规格上市。在长江流域,通常为2年。成蟹养殖根据不同水体和人工控制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池塘养蟹在池塘内养成蟹,人工可控制养殖的全过程,回捕率较高,但出塘规格和肉质逊于大水体养蟹。按养殖方式又可分为:
①池塘单养以蟹为主,搭配一些鱼类。一般亩产50~75kg左右,高产池塘亩产成蟹可达200kg。
②鱼蟹混养以鱼为主,搭配一些蟹种。一般成蟹亩产15kg左右,高产池可达40kg。
③池塘暂养。这是从天然水体或其它池塘捕出未长足的绿蟹,由于其体瘦壳软,价格低廉,但它们均已完成成熟蜕壳,在暂养期间不再蜕壳,因此不会自相残杀。故池塘暂养绿蟹,其成活率较高。绿蟹经2月~3个月的饲养,蟹体肥壮,生殖腺饱满,上市价格显著提高。其每亩毛产量可达500kg以上,效益显著。但这种养殖方法只能在成蟹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进行。
(2)湖泊、河沟养蟹蟹种在天然水体中养成成蟹,其环境条件较好,天然饵料充足,成本低,成蟹上市规格大,品质好。但回捕率较低。根据目前养殖方式可分为:
①湖泊、河沟蟹种放流这种养殖方式已有几十年历史,60~70年代湖泊、河沟放流蟹苗;80年代改为放养仔蟹;近年来除放养仔蟹外,还放养一龄蟹种,均有明显效果。但这种养殖方式通常不投饵料,其生产结果受自然因素影响极大,尚属粗养方式。放养的水体要求水质良好,水草茂盛,流速平缓,与外界相通的水口少才有较好的效益,一般成蟹的回捕率仅0.5%~5%。
②湖泊网围养蟹在湖泊中选择水草茂盛、水质良好、水流平缓、水深适中的水域,用网片围拱成一定的面积(数十亩至数百亩不等),根据河蟹生长要求,投饵精养。这种养殖方式吸取池塘和湖泊养蟹的优点,其水质好,活动空间大,饵料充足,密度较稀,出栏的河蟹规格大,品质好,回捕率可达40%~60%,成本低,效益高。通常每亩可生产成蟹l5kg~30kg,高产网围养蟹每亩可达65kg。
(3)草荡、芦滩地养蟹草荡、芦苇滩地适合河蟹生长的生态要求,生产成本低,上市规格大,品质好,但其回捕率较低。
(4)稻田养蟹利用稻田饲养成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业。此法既可以使稻田少施肥料,杀灭虫害,清除杂草,又增加了水稻的千粒重,稻田环境稍加改造,也适应成蟹生长。一般养蟹稻田的水稻比不养蟹的稻田稍有增产,亩产成蟹20kg~30kg,高产稻田亩产成蟹可达50kg~75kg,其效益极为显著。

第5题:

成蟹养殖池塘应具备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河蟹白天隐居或穴居,夜间出来四处觅食。喜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草丰盛的水体;厌恶肥水、污水,怕缺氧,对不良水质回避性十分明显。喜弱光、怕强光,喜安静、怕惊动。当水温达10℃以上时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20~28℃为生长盛期。水温过高对河蟹摄食、生长、蜕壳均有抑制作用。成蟹养殖池塘应力求符合上述河蟹的生活习性要求,让河蟹生活在与自然条件相似的环境里。成蟹养殖池墉要求如下条件:
(1)位置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背风向阳。
(2)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3)面积一般以5~10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不易稳定,过大管理不便。
(4)水深池深1.5米,水深1~1.2米。
(5)池塘坡度1:3。可大大减少河蟹穴居的数量。
(6)池塘形状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方形,长宽比为5:3。
(7)土质池埂较宽,土质紧密,以壤土为好。池塘不漏水,池底淤泥不超过5厘米。

第6题:

简述虾蟹类合理养殖密度的确定依据。


正确答案: 池塘条件:面积大小、水深、换税率
饵料种类和质量、池塘中敌害情况、苗种大小和数量、养殖方式、增氧设施、技术水平。

第7题:

为什么蟹苗必须培育成仔蟹,才能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正确答案:河蟹在蟹苗阶段有以下特点:
(1)个体小(一般每只仅3~7毫克),龙虾型,游动速度慢,不能挖穴,喜集群,逃避敌害生物的能力很差,极易被敌害生物吞食。据测定,一条白鲦鱼其肠内有34只蟹苗,一只癞蛤蟆其胃内有121只蟹苗。因此需要创造一个无敌害的生活环境,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2)取食能力低,食谱范围狭。蟹苗在自然水体中,主食水蚤、水虹蛔和一些水生植物(小浮萍等),这些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往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提供量多质好的适口饵料,才能提高其成活率。
(3)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蟹苗的适温范围为l5~30℃,最适水温为25±3.5℃。水温下降到12℃以下,就要冻死。对温度骤变的适应能力差,降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5.37±0.85℃,升温骤变的安全范围为3.15±0.75℃。此外,它们对淡水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也要求有专门的培育池,控制水质,提高其成活率。
(4)新陈代谢水平高,蟹苗生长快。一般3~7毫克/只的大眼幼体,经15~20天的培育,蜕3次壳成为Ⅲ期仔蟹,体重达35~80毫克/只,增长了l0倍以上。其每克体重的耗氧率为1.068毫克/小时,比一龄蟹种大8.3倍,每小时每千克能需量为3.44千卡,比一龄蟹种大4.9倍。
综上所述,蟹苗新陈代谢水平高,生长快,需要摄食大量的高质量的饵料,但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对饵料的要求高。如果直接将它们放入湖泊、河道中,就好比将鱼苗直接放入天然水体一样,成活率极低(通常回捕率仅0.1%~5%)。因此必须创造一个无敌害的、水质良好、饵料适口充足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生长,提高成活率。仔蟹培育池就是为其创造这一生态环境而设立的专用培育池。

第8题:

海产蟹类三疣梭子蟹是我国淡水养殖蟹类中的珍贵品种。(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成蟹配合饲料配方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现将各地较成功的试验配方介绍如下:
配方I:鱼粉21%、豆饼粉16%、菜饼粉15%、玉米粉16%、麸皮l8%、甘薯粉10%、植物油3%、无机盐添加剂1%。在饲料总量中添加0.1%的蜕壳素。该配方含粗蛋白30%左右。
配方Ⅱ:蚕蛹粉20%、大麦粉20%、菜饼粉30%、稻草粉8%、甘薯粉20%、骨粉2%。在饲料总量中添加0.1%的蜕壳素。该配方含粗蛋白27%左右。
配方Ⅲ:进口鱼粉20%、发酵血粉15%、豆饼粉22%、棉仁饼粉15%、小麦麸11%、玉米粉9.8%、骨粉3%、复合维生素0.1%、矿物添加剂2%、蜕壳素0.1%。在饲料总量中添加1.5%的田菁粉作为粘合剂。该配方含粗蛋白37%左右。

第10题:

如何加强成蟹养殖池的日常管理?


正确答案:成蟹池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六查、六勤":即查河蟹活动是否正常,勤巡塘;查河蟹是否缺氧,勤做清洁卫生工作,改善水质;查蟹池内是否有敌害生物,勤清除敌害;查池内是否有软壳蟹,勤保护软壳蟹;查河蟹是否患病,勤防治蟹病;查成蟹池的防逃设施,勤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