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落叶松褐锈病?

题目
问答题
如何防治落叶松褐锈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桧柏梨锈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清除梨树或柏树。或相隔5千米以上。春季桧柏上喷石硫合剂梨展叶开始在梨树上喷粉锈宁。

第2题:

梨锈病在梨叶的症状特点用22个字概括,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病部橙黄,肥厚肿胀,初生黄点渐变黑,又生黄毛细又长。
防治措施:
(1)梨园周围5000米内禁止栽桧柏或龙柏等转主寄主;
(2)无法清楚转主寄主时,在春雨前剪除桧柏上冬孢子角,或选用2-30Be石硫合剂、1:2:160-200波尔多液等喷射桧柏;
(3)梨萌芽期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酌情喷1-3次。160-200波尔多液、15%三唑酮乳剂2000倍液。

第3题:

如何防治落叶松枯梢病?


正确答案: 1.加强检疫工作,禁止病(疫)区苗木调出。
2.营造落叶松与阔叶树混交林。
3.剪除幼树病枝集中烧毁。经常检查苗圃中的落叶松苗木,一经发现染病苗,立即拔出销毁。
4.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粉剂400倍液或40%福美砷800倍液等喷雾1~2次。

第4题:

如何利用树干围膜技术防治落叶松毛虫?


正确答案: 先去掉围膜树干部位的老皮、橇皮,使树干光滑,再将塑料薄膜围扎落叶松树干2~3圈。围好后,用钉书器将膜钉牢。然后,将多余的塑料薄膜剪掉。这种防治方法比采用化学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更高,是一种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的好方法。

第5题:

如何防治落叶松上的落叶松——杨叶锈病?


正确答案: 落叶松——杨叶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病害,一部分生活阶段在落叶松上,另一阶段生活在在杨树上。在落叶松上,初期针叶上出现淡绿色短断斑,病斑渐变淡黄绿色,并有肿起的小疱。叶斑下表面长出黄色粉堆。严重时针叶死亡。
防治措施:
1.不要营造落叶松与杨树的混交林。
2.苗圃内在4月末用波尔多液喷洒落叶松幼苗。
3.林间防治可喷洒药剂0.3的石硫合剂、65%可湿性代森锌液500倍、敌锈钠200倍液等。
4.防止苗木生长过密或徒长,提高抗病力。

第6题:

月季锈病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1)减少侵染来源
(2)合理使用氮肥
(3)早春修剪后,喷洒波美2-5度石硫合剂,发病期喷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二硝散可湿性粉剂2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第7题:

什么是杨树叶锈病(落叶松——杨叶锈病)?


正确答案: 该病也叫落叶松——杨叶锈病,俗称黄粉病,是转主寄生的真菌病害,即一年中不同时期可分别侵染杨树叶片和落叶松针叶。在杨树上为害使叶片枯黄,甚至整株死亡。该病发生普遍,雨季发病严重。从小苗到大树都能发病,以小苗及幼树受害严重。病菌侵入后先在叶背面出现桔黄色丘疹状斑,继而出现桔黄色粉,最后叶片变黑,引起落叶、枯梢

第8题:

小麦锈病包括()三种病害。

  • A、带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B、条锈病、青锈病、秆锈病
  • C、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
  • D、褐锈病、条锈病、带锈病

正确答案:C

第9题:

如何识别落叶松褐锈病?


正确答案: 该病分布于延边、白山地区。发病初期,落叶松针叶尖端或近中部出现退绿小斑,逐渐扩大,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在叶背面形成奶油色或赭黄色、圆形小丘状隆起,破裂后露出铁锈色至血红色的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孢子,成熟后飞散。这时在叶片上形成段斑,8~9月在叶背面产生3~5个黑褐色凸起于叶表面的小粉堆,即越冬的繁殖体。随着病害的发展,针叶萎黄,逐渐干枯脱落,使树木生长势减弱,影响落叶松的生长,严重的导致树木死亡。

第10题:

如何防治落叶松叶蜂?


正确答案: 1.人工剪除卵枝。根据成虫产卵于嫩梢一侧,且产卵不久梢即枯死的特点,可在产卵盛期(7月上旬)进行产卵嫩梢的剪除。
2.药剂防治。用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2000倍、灭杀毙21%微胶囊剂1:5000倍喷雾、或用Bt•阿维菌素复配剂对4龄前幼虫进行防治,也可用其他杀虫剂喷雾防治。生物防治。落叶松叶蜂幼虫期有蝽、益蝽、多种蜘蛛等天敌。应加以保护,增加林内天敌效量,对该虫数量控制将会有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