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和“肥、活、嫩、爽”的意义。

题目
问答题
简述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和“肥、活、嫩、爽”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
2)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3)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4)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
5)合理施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绒氧平衡。减少耗养因子:
1、减少池底淤泥厚度(过多的淤泥会增加氧债形成的可能)
2、控制施肥量(少量多次)
3、降低放氧密度
4、使用腐熟有机肥(以减少中间产物的存积和氧债形成)

第2题:

养殖鱼类浮头常表明养殖水体()

  • A、水质过肥
  • B、水质败坏
  • C、溶氧过高
  • D、溶氧过低

正确答案:D

第3题:

关于溶氧量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养殖池塘的溶氧量昼夜变化不如湖泊水库的表层水变化明显

B.溶解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日较差

C.日较差的大小无法反应水体产氧和耗氧的相对强度

D.夏季湖泊上层水温高,氧气的溶解度低,含量也低

E.水较深,浮游植物较多的鱼池,上风处水中的溶氧量较低


正确答案:B

第4题:

简述提高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措施和“肥、活、嫩、爽”的意义。


正确答案: 措施:减少耗氧因子:减少池底淤泥厚度(过多的淤泥会增加氧债形成的可能);控制施肥量(少量多次);降低放养密度;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以减少中间产物的存积和氧债形成);增加溶氧,施无机肥(特别是P肥改善池塘N、P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及时加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药物增氧;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光合细菌);增加水体透明度,黄泥浆+食盐、明矾、生石灰注新水;保持池面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适当扩大池塘面积(以增大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
“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大,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
“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水色有月变化和日变化(即上下午和上下风的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且出现频率高。透明度不再变化
“嫩”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
“爽”表示池水呈油绿色,黄褐色,表明浮游生物组成好。

第5题:

优良的养鱼水质可用“肥、活、嫩、爽”来形容,其相应的生物学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肥、活、嫩、爽”的生物学含义如下: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含量(现存量)高,且常常形成水华。透明度25~35cm,浮游植物含量为20~50mg/L。
活,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以膝口藻等鞭毛藻类为主构成的水华水,藻类的聚集和分散与光照强度变化密切相关。一般的“活水”在清晨时由于藻类分布均匀,所以透明度较大,天亮以后藻类因趋光移动而聚集到表层,使透明度下降,呈现出水的浓淡变化,说明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多。如果水色还有10天或半月左右的周期变化,更说明藻类的种群处于不断被利用和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嫩,是与“老水”相对而言的一种水质状态。“老水”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水色发黄或发褐色;二是水色发白。水色发黄或褐色,往往表明水中浮游植物细胞老化,水体内的物质循环受阻,不利于鱼类生长。水色发白,是小型蓝藻滋生的征象,也不利于鱼类生长。
爽,指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浮游植物的含量不超过100mg/L。水中泥沙或其他悬浮物质少。

第6题: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水体要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左右,给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 A、10厘米
  • B、15厘米
  • C、30厘米

正确答案:C

第7题:

简述水中溶氧条件对养殖水体的生产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对水质的影响:
a.决定水质及底质的氧化还原条件。Do高,水质、底质呈氧化态,氧化还原电位高,变价元素多以高价态存在。Do低,则相反。
b.决定好气嫌氧性微生物的分布与活动。Do高,生物有足够的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好气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机物迅速而彻底地被氧化分解。Do低,只有嫌气性或兼性嫌气性微生物能正常存活。微生物以无机物(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或有机物代替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速度慢,能量效率低,产物为还原态硫化物,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2)Do不足对鱼类的影响:
a.水中溶氧含量偏低,对鱼类会引起慢性危害,如出现“浮头”现象。
b.溶氧量低还会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饲料系数。如果养殖鱼虾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摄饵量就会降低,生长速度也会减慢,饲料系数增加。
c.增加养殖鱼虾的发病率。长期生活在溶氧不足的水中,体质将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故发病率升高,寄生虫病也易蔓延。此外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使毒物的毒性增强。溶氧过饱和度太高会引起气泡病。

第8题:

肥活嫩爽的“爽”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浑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10~15cm,水中含氧量较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肥、活、嫩、爽”的生物学意义。


正确答案: 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多,有机物与营养盐类丰富
活:表示水色经常在变化,表明浮游植物优势种交替出现,特别是鱼类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质量好,且出现频率高
嫩:表示池水透明度适中(25—40cm),水中溶氧条件好。
爽:表示池水呈琉璃色,红褐色,表明浮游生物组成好。

第10题:

池塘水体中的溶氧变化?


正确答案: (1)水平变化:一般在下风向池水中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往往比上风向多,故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量和从空气中溶入的氧量都比上风处多。夜间上风处溶氧大于下风处,这是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较多因而夜间的耗氧量较大。故清晨鱼类由于缺氧造成的浮头一般集中出现于池塘的下风处。
(2)垂直变化:一般在池塘的上部光照强度较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烈,溶氧多呈现过饱和;而下层水因辐照强度减弱,而且由于热阻力,上下层不易对流,光合作用减少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池水溶氧低,尤其是夏季,上下层水温差较大,水体稳定,底层水中溶氧可能低于零。到了夜间,由于水温下降,池水出现垂直对流,池水上下层溶氧趋于一致。
(3)昼夜变化:白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池水中含氧量高,中午往往过饱和,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各种生物的呼吸过程使得池水溶氧量逐渐降低,黎明前降至最低点,这也是池鱼最容易出现浮头现象的时候。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