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和中断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题目
多选题
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和中断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

当事人提起诉讼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原因之一

B

当事人一方同意履行义务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原因之一

C

引起中止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D

引起中断的原因发生,已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全归于无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保证责任诉讼时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C.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D.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正确答案:C
解析:(1)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2) 连带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3)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第2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期间的耽误和延展【详解】本书认为司法部公布答案值得商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现为2012年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故A项正确,应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B项说法是不全面的,虽然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但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故B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故C项说法正确,应选。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故D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书认为本题答案应为AC,司法部公布答案为ABC,其中B项是否应选值得商榷。

第3题:

关于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不同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诉讼时效适用中断的规定,除斥期间适用中止的规定 B.诉讼时效属可变期间,除斥期问属不变期间 c.诉讼时效属不变期间,除斥期间属可变期间 D.诉讼时效届满引起胜诉权消灭,除斥期间届满引起实体权利消灭


正确答案:BD
诉讼时效属于可变期间,适用时效中止、时效中断的规定;而除斥期间则属于不变期问,不能延长,不适用时效中止、时效q-断的规定。所以,选项8正确,选项AC错误。诉讼时效届满后,当事人丧失胜诉权;除斥期间届满后,当事人则丧失实体权利。所以选项D正确。
[解题技巧]诉讼时效仅涉及程序权利,而除斥期间则涉及实体权利。

第4题:

下列关于票据时效的中止与中断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票据时效期间可以发生中止
B.票据时效期间可以发生中断
C.票据时效期间的中止与中断,只对发生中止、中断事由的当事人有效
D.持票人对其他债务人的票据时效的计算方法,不受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影响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票据时效的中止与中断制度。关于票据时效的中止与中断,较为复杂。需结合普通民事诉讼时效制度和票据法特别规定,对比掌握。与此类似的,还有保证的诉讼时效制度

第5题: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1年,此1年为(  )。

A.不变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
B.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但适用诉讼时效延长的规定
C.不变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但不适用诉讼时效延长的规定
D.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答案:D
解析:
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为形成权,其存续期间为除斥期间,属于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第6题: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保证责任诉讼时效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B.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C.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D.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止


正确答案:ABD
解析:(1)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2) 连带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3)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第7题:

根据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已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B.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C.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均由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D.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首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答案:D
解析:
知识点:诉讼时效的起算。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第8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当事人提交证据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正确答案:D
【答案】D
【详解】根据《证据规定》第33、34 条的规定,举证时限是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的,但是该规定第36 条规定:可以延长。因此,选项A 错误。上诉期间是不可变期间,不能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选项B 错误。《民事诉讼法》第184 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 年内提出;2 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 个月内提出。据此可知,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是法定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因此,选项C 错误。《民事诉讼法》第215 条第1 敖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2 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因此,选项D 正确。

第9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期间中止和中断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权利人提起诉讼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原因之一
B.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止的原因之一
C.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D.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答案:A,C,D
解析:
选项B: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原因之一。

第10题:

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诉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事人之间约定诉讼时效期间中止、中断的事由有效
B.对于案件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人民法院应当主动审查
C.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3 年
D.超过 3 年请求支付抚养费的,当事人可以主张诉讼时效已过

答案:C
解析: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事由是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选项A错误。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选项B错误。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期间,选项D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