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题目
单选题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乙共同抢劫丙,丙奋力反抗,对抗过程中,甲不慎将乙捅死。甲构成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B

甲驾车不慎,将乙撞成轻伤后逃逸,好心的丙将乙救起,但在开车送乙去医院时遭遇车祸,乙、丙当场死亡。甲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C

继父甲长期打骂继子乙。某天甲因乙调皮捣蛋,拿皮鞭猛烈抽打乙,直至乙失去知觉才停手,此时乙已经死亡。甲构成虐待罪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

保安甲怀疑乙女偷了超市的东西,遂强行搜查了乙的身体,在搜查中色心大起,对乙的敏感部位进行捏摸。甲构成非法搜查罪的结果加重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果犯、行为犯与结果加重犯


参考答案:

结果犯是指行为终了与结果发生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犯罪。行为犯是指行为终了与结果发生之间没有时间间隔的犯罪。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


第2题:

结果加重犯的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答: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由于发生了与该行为的性质不相一致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结果加重犯具有下述特征:
(1)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这是结果加重犯成立一罪的基础。
(2)行为造成了两种犯罪结果:基本结果与加重结果。结果加重犯的本质特征是一行为两种结果。其中,基本结果是行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应有的结果,即正常的结果;而加重结果是行为通常不会产生的结果,而且是与基本犯罪的行为不相一致的结果。?__?
(3)法律规定加重其刑,而不是加重其罪。这是构成结果加重犯的一个重要条件。
(4)行为人对两种结果出于不同的罪过。行为人对两种结果是出于一种罪过心理还是不同的罪过心理,在理论上有不同的看法。从实际情况来看,结果加重犯的心理形式一般是多重的,在多数情况下不是单一的。

第3题: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B

第4题:

陈某欲制造火车出轨事故,破坏轨道时将螺栓砸飞,击中在附近玩耍的幼童,致其死亡。陈某的行为被及时发现,未造成火车倾覆、毁坏事故。关于陈某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
B.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基本犯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
C.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基本犯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破坏交通设施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想象竞合犯。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结果加重犯指行为人实施了基本的破坏交通设施的行为,制造了公共交通隐患的危险结果,该危险结果进一步发展为现实的侵害结果。陈某砸铁轨是破坏交通设施、制造公共危险的行为,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由于没有因为破坏交通设施的基本行为发展出更严重的结果,所以只成立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基本犯。陈某破坏铁轨时不小心将附近幼童砸死,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属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故C项正确。
[注意]陈某过失导致幼童死亡不是基本结果发展的加重结果,而是一行为数结果的情况。

第5题: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C
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并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个要素组成。故A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国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B错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有由法律规定的,也有由当事人约定的,D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6题:

简述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参考答案:

概念: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意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家长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1、行为人实施是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重结果,也即符合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意外的重结果或者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而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
3、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发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


第7题:

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C

第8题:

以下关于结果加重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必须是对基本犯罪行为对象造成加重结果,否则不成立结果加重犯,如甲故意伤害夏某而造成汪某死亡

B.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则不要求对基本犯罪行为对象造成加重结果,如乙抢劫何某时导致于某死亡

C.如果对加重结果的发生没有过失,不成立结果加重犯,如丙持玩具枪劫持航空器时将一心脏病人吓死

D.行为人如果对加重结果持直接故意但未发生加重结果,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如丁实施抢劫,一刀向被害人心脏刺去,结果刀仅刺破被害人皮肤就将被害人吓晕


正确答案:ABD
【考点】结果加重犯
【解析】C项的错误在于后半部分举例,因为劫持航空器是高度危险行为,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危害性有认识,所以存在过失。如果丙在抢劫被害人的过程中,被害人被其仇人(与丙无共同犯罪故意)开枪打死的,就不成立结果加重犯。

第9题:

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

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
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
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
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危害结果。 A项,并非所有的犯罪均为结果犯,如行为犯、危险犯不以特定的危害结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故A项错误。
B项,抽象危险犯是危险犯的一种,同样不要求具有特定的危害结果。故B项错误。
C项,抢劫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结果加重犯。故C项正确。
D项,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基本犯罪行为造成了加重结果,而加重结果应当归属于基本犯罪行为,而且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本项中诈骗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并无直接因果关系,另外,对于结果加重犯,刑法均明文规定加重其法定刑,而诈骗罪并无此规定。故D项错误。

第10题:

关于结果加重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奸罪和强制猥亵、侮辱罪的犯罪客体相同,强奸和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妇女重伤的,均成立结果加重犯
B.故意杀人包含了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C.甲抢劫乙后,为了灭口杀死乙。甲在抢劫过程中杀害他人,甲成立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甲将乙拘禁在宾馆,声称只要乙还债就放人。乙无力还债,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不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答案:D
解析:
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刑法分则对该加重结果专门规定了较重的法定刑。强奸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刑法规定为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并设置了更高的法定刑。强制猥亵、侮辱罪并未规定结果加重犯,因此,强制猥亵、侮辱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则与强制猥亵、侮辱罪属于想象竞合犯的关系,择一重罪处罚。A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必须是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行为造成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结果。结果加重犯不是独立的罪名,仍然要认定为基本犯罪的罪名,只是要适用更重的法定刑。故意伤害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伤害行为,故意杀人罪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是故意杀人行为,二者的基本犯罪构成行为不同,因此故意杀人罪不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B选项错误。抢劫行为而导致他人重伤死亡的是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造成重伤、死亡的结果必须是基于一个抢劫的概括的故意,即为了取财而排除反抗的行为造成的重伤、死亡的结果。而抢劫既遂后,为了灭口实施杀人行为与抢劫罪之间完全基于不同的犯罪故意,属于一个新的行为,应当单独认定为故意杀人罪,与之前的抢劫罪数罪并罚。C选项错误。成立结果加重犯要求行为人对加重的结果具有罪过(故意或过失)。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是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只有重伤、死亡结果与非法拘禁行为有因果关系,行为人才可能有罪过。被害人乙跳楼自杀的行为与甲的非法拘禁行为不具有因果关系,甲对死亡结果没有罪过,因此甲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D选项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