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题目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
A

甲违章驾驶,致黄某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B

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想象竞合犯

C

甲对乙车内人员的死伤,具有概括故意

D

乙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同车人黄某当场死亡、胡某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些稿件所涉及的事实可能是不真实的甚至是完全捏造的,下列选项中发现此类内容错误的有效方法是()等。

  • A、分析法
  • B、比较法
  • C、推理法
  • D、替代法

正确答案:A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站访问统计系统的主要功能错误的是()。

  • A、网站流量统计
  • B、用户访问路径分析
  • C、用户网上活动分析
  • D、用户跟踪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11~112 题:

第 111 题 关于羊水的功能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D

第4题:

单选题
(10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立法特征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
A

立法是依据一定职权进行的活动

B

立法是依据一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C

立法是所有国家机关的活动

D

立法是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的活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第5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
A

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肇事行为

B

胡某的死亡应归责于甲的逃逸行为

C

对甲应适用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

D

甲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数日后向警方投案如实交待罪行的,成立自首


正确答案: C,B
解析:
ABC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解释的解释》第5条第1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即逃逸行为和后果之间具有高度因果力。根据事实二,救护车及时赶到也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所以导致胡某死亡的原因是甲之前的肇事行为而非逃逸行为。
D项,《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第6题: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关于复议决定维持的情形,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认定事实清楚
  • B、证据充分
  • C、程序合法
  • D、内容适当

正确答案:B

第7题:

多选题
关于法律论证中外部证成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0年真题]
A

外部证成是对内部证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之合理性的证成

B

外部证成是法官在审判中根据法条直接推导出判决结论的过程

C

外部证成与案件事实的法律认定无关

D

外部证成本身也是一个推理过程


正确答案: C,A
解析:
AD两项,证成是指给一个决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活动或过程。法律证成可分为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即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属于内部证成;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属于外部证成。内部证成关涉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推论是否是有效的。外部证成关涉的是对内部证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的合理性,即对前提的证立在外部证成的过程中也必然地涉及内部证成,也就是说,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本身也是一个推理过程,亦有一个内部证成的问题。
B项,外部证成只是对判决结论的前提的证明,并非是对判决结论的直接证明过程。法官在审判中根据法条直接推导出判决结论的过程,属于内部证成。
C项,外部证成是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而这一前提包括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和作为小前提的案件事实,在对小前提进行证成时,外部证成与案件事实的法律认定是密切相关的。

第8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公式中,错误的是(  )。(2007年真题)



答案:A
解析:
A项,住宅建筑套密度(毛)=住宅建筑套数÷居住区用地(套/hm2);住宅建筑套密度(净)=住宅建筑套数÷住宅用地(套/hm2)。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四甲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2年真题]
A

应以抢劫罪论处

B

应以寻衅滋事罪论处

C

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D

应以强迫交易罪论处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根据《刑法》第226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成立强迫交易罪。如果强迫交易的价格与正常价格差距过大,侵害的法益就首先是财产权而不是交易秩序。本案中,甲对顾客张某拳打脚踢,要求对方多支付20%的价款购买商品,构成强迫交易罪。甲要求对方多支付20%的价款,价格落差并不大,仍然是强迫交易罪评价的范畴。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事实一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7年真题]
A

王某拿到补贴款时已经离任,不能认定其构成贪污罪

B

刘某参与伪造申请材料,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3万元

C

陈某虽为普通村民,但参与他人贪污行为,构成贪污罪

D

周某擅自侵吞补贴款,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6万元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项,《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条第2款的解释》规定,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管理工作时,属于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村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骗取扶贫补贴的行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王某拿到补贴款时虽然已经离任,但是依然构成贪污罪
B项,刘某参与伪造申请材料,其贪污罪的犯罪数额应认定为15万元。
C项,陈某虽然为普通村民,但其参与王某和刘某的贪污犯罪,起帮助作用,构成贪污罪的共犯
D项,周某发现伪造的申报材料以后擅自侵吞补贴款,构成贪污罪,其贪污数额为15万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