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题目
单选题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

学校的物质文化

B

学校的组织文化

C

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

学校的制度文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选题
一个梯形麦田,上底60米,下底140米,高15米,面积是()平方米。
A

3000

B

1500

C

25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2题:

单选题
一个小数的末尾添写上一个0,就比原数()
A

B

C

大小不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第3题:

单选题
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

10公顷

B

100000平方米

C

1平方千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第4题:

单选题
年轻的教师初登讲台时往往非常紧张,担心自己是否能被学生和领导接受。如果用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来解释的话,这是因为这时教师还处在()。
A

关注情景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生存阶段

D

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生存阶段的特征,故选C。

第5题:

单选题
知识迁移的前提是()。
A

已有的背景知识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C

情境的相似性

D

对原理的运用程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已有的背景知识是知识迁移的前提。

第6题:

问答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课堂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但实际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谈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的转变。

正确答案: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即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学习的“自主性”具体表现为“自立…‘自为…‘自律”三个特性这三个特性构成了“自主学习”的三大支柱及所显示出的基本特征。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问题性、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
解析: 暂无解析

第7题:

问答题
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一课时,老师为了让小朋友们能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老师教给他们的“比”的方法是可靠的,于是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下面是这一情境的课堂教学实录。 老师指定7个女生、3个男生到台前唱儿歌(女生的声音明显大于男生的声音)。老师:他们唱得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男生和女生哪个组的声音大?学生:女生声音大! 老师: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女生的声音大?学生:女生人多(学生凭直觉感受到)。 老师:是吗?那么女生比男生多多少呢? 学生:(部分学生已经很快说出女生比男生多4人,还有大多数同学在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老师:(留给学生思考计算和交流答案的时间,直到绝大多数同学都得出结果,随后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4的? 学生:比的(学生说出自己比的方法)。 老师:大家用比的方法做得对不对呢?我们一块来比一下(让男生和女生成对依次坐回原位,最后只剩下4个女生)。 问题: 请分析上面教学片段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 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 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
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唱爱跳和对比赛等具有奖励性质的活动感兴趣的性格特征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并在这一情境中鼓励学生自己找到“比”的方法。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2)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使用 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利用了学 生的兴趣,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
解析: 暂无解析

第8题:

单选题
12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是()亿。
A

1.2

B

12

C

1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第9题:

问答题
《植物的叶》一课教学中,老师利用植物叶的若干标本和图片,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大自然中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怀疑。生A:同样的一棵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B:这么大一个大自然,肯定有不少叶子是完全相同的。生C:我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信,我可以去找来。学生对老师的结论充满了怀疑。此时,老师并没有反驳,而是顺水推舟说:"看来还得继续研究,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找找看,下节课继续研究。"第二节课,学生们果真带来了许多植物的叶子。在经过观察后,确实发现班上所有的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为了要得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如此简单的结论,花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

正确答案: 我觉得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值得。这是因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细心呵护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花了如此大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出"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结论。教师这样的处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而且学生在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
解析: 暂无解析

第10题:

单选题
在班级管理目标中,贯穿班级管理始终的中心和主题是(  )。
A

目标项目

B

目标值

C

目标方针

D

目标设想


正确答案: C
解析:
目标方针是贯穿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主题和中心,它必须是全面的、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对班级活动起着指引、激励、调节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目标方针是依据班级的培养目标和总体管理目标制定的,反过来它又要为实现班级的培养目标和总体管理目标而服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