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题目
问答题
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氧弹充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正确答案:在氧弹充氧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首先应检查氧气压力表是否完好、灵敏,指示的压力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安全
(2)在氧弹充氧时,必须使压力缓慢上升,直至所规定的压力后至少再维持30s
(3)在使用氧气时,不得接触油脂
(4)氧弹充氧应按规定压力进行,充氧压力不得偏低或偏高

第2题:

简述配制培养基应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一种试剂用一把药勺
(2)称量一种试剂换一张称量纸
(3)称量要准确
(4)溶解要充分
(5)调PH值要准确
(6)高压后PH值会发生0.1-0.2的变动,现使用40%NAOH调PH值,高压后PH值下降0.1-0.2,所以高压前的PH值调的应高0.1-0.2。
(7)染料:指示剂,凝固物质等校正PH值后再加入。
(8)加热溶解后的,待凉至室温才可以调PH值。

第3题:

监控机上进行有载调压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检查调压允许连接片是否确已投入。
(2)主变压器有载调压系统由“升”、“降”、“停”三个操作命令按钮组成:“升”可升高分接头档位;“降”可降低分接头档位;“停”为中断调压操作。“停”按钮只是在进行调压操作而发现调压装置有故障时,作为调压装置的紧急停机用。
(3)在进行有载调压操作时,应同时对各相、各侧电压值进行监视,并监视各母线电压变化情况及分接开关位置变化情况,确保调压操作的顺利进行。
(4)进行有载调压操作时,每调节一个分接头后,至少应间隔60s后才能再次调节下一个分接头,且每天调节次数(分接头数)不能超10次。
(5)有载调压完毕后应到现场核对主变压器分接头的实际位置。

第4题:

高炉冶炼过程中为什么使用高压操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使用高压操作可使煤气体积缩小,流速降低,有利于炉料下降,煤气稳定,促进炉况顺行;
(2)有利于煤气化学能得到充分利用,可降低生铁Si,降低焦比。
注意问题:
(1)严禁强行手动开启大、小钟,防止损坏炉顶设备,必须遵守均压制度;
(2)严禁在高压下拉风或座料,必须提前改常压,炉外事故来不及按正常等程序转常压时,可一边放风,同时改常压,防止鼓风机电流急剧升高,损坏电机,防止由于炉内压力过高,拉风造成风口灌渣;
(3)按规定的压差范围控制顶压,防止煤气流出现失常。

第5题:

公司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一是公司相关部门在制定培训计划时,不但要考虑部门的人员情况,更要结合部门与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工作方面的需求来制定计划,即一切都应围绕着为做好船舶安全与防污染工作;二是公司舶岸培训的归口管理部门不能大包大揽,一定要充分尊重船舶和相关部门的培训需求、计划。

第6题:

离心式液氧泵在操作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离心式液氧泵主要用来提高液氧压力,达到输送液氧的目的。常用做主冷凝蒸发器中液氧循环泵,并列布置的上、下塔之间的工艺液氧泵,内压缩流程的产品液氧泵和贮罐用液氧泵。
其工作原理与一般的水泵相类似,是利用离心力使液氧的压力升高。但是,它是处在低温下工作,并且液氧是产品,又是强烈的助燃剂,所以在操作液氧泵时,有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注意使泵达到其额定流量、扬程、转速、功率和效率等。
在启动前,必须用液氧充分冷却液氧泵。打开泵上部的排气阀和泵底部的排放阀,见排放管结霜有液体后,关闭二阀;
注意检查泵的叶轮有否卡涩。打开泵的出口旁通阀,间断点动液氧泵;
正式启动后,注意泵的出口压力是否稳定。如果压力波动或不上升(即产生“汽蚀”),必须再打开泵体上部排气阀,继续冷却液泵,然后再启动。
“汽蚀”现象的产生不但使叶轮材料受到强烈的冲击,在材料表面出现蚀点,而且破坏了叶轮内液体的稳定流动和正常速度及压力的分布,使泵的扬程骤然下降,效率急剧降低,泵体发生强烈振动而中断运转,这是操作中最需要避免发生的故障。
另外,在液氧泵操作中要注意液氧罐内压力的变化。由于液氧泵在启动过程或运转中有部分液体或气体返回液氧罐内,其流量的大小必然会影响罐的内压,因此在操作中要有专人监视该压力表。
对于贮罐用液氧泵,当需要蒸发液氧来补充给气氧用户时,在预冷、启动泵后,在出口压力达到所需压力时,要检查泵体和管道是否有漏液,排放阀是否已关闭,并确认蒸发器内已通入蒸气,氧气出口手动阀已打开后,方可送出液氧,并逐渐调节氧气送出流量。检查氧气出口管道有无结霜,一旦发现氧气出口温度过低,应立即关闭出口阀,停止液氧蒸发。通常将蒸发器氧气出口温度控制器设定在-15℃左右,低于该温度时,氧气送出阀应自动切断,以避免碳素钢管道冻裂。

第7题:

玻璃单独破碎险在查勘定损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现场拍照有何特殊要求?


正确答案: (1)对于出险日期接近保单起期的玻璃单独破碎险案件,应认真查看玻璃破碎痕迹的新旧度,核实出险时间和经过,判断是否有在承保前已出险,更改出险时间骗赔的道德风险。
(2)对于中高档车辆,在查勘前应核对保单,验明投保的是进口玻璃还是国产玻璃。
(3)倒车镜、车内后视镜、车灯玻璃、天窗玻璃等不属于玻璃单独破碎险的赔偿范围。
(4)玻璃破碎险案件在现场查勘时,应拍摄一张将玻璃随车打碎的事故车照片,以确认玻璃损坏更换情况。

第8题:

在进行畜禽引种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因为引种的难易主要取决于所引品种适应能力的强弱,而引种的成败则主要取决于我们所提供的饲养管理条件和繁育技术水平。
所以,引种应注意以下问题:
(1)正确选择引入品种:选择引入品种时首先必须考虑国民经济的需要和当地品种区域规划的要求。选择引进品种的主要依据是该品种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并有良好的适应性。
(2)慎重选择个体:对个体的挑选除应注意品种特性体质外形以及健康和发育状况外,还应特别加强系谱的审查,注意亲代和同胞的生产力高低。选择幼年健壮个体引种易于成功。
(3)妥善安排调运季节:如由温暖地区将家畜调运到寒冷地区,宜于夏季抵达;相反,则宜于冬季抵达。这样可以使畜禽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
(4)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以防疫病借机传入。
(5)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应性锻炼。引种后的一段时间内,应为其创造与原来相一致的饲养管理条件,选择适宜的日粮类型和饲养方法,采取必要的防寒或防暑降温措施。一定时间以后再逐渐过度。
(6)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引种后应加强其适应性锻炼,注意选择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坚持留强去弱。

第9题:

斑蝥怎样炮制?操作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生斑蝥为什么有毒不能内服?炮制能降低毒性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斑蝥用米炒法炮制。先将锅烧热,加人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斑蝥(或去头、足、翅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时,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摊凉。操作时注意事项:斑蝥在炮制时,操作人员宜带眼罩及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以保护眼、鼻粘膜免受损伤,炒制后的米要妥善处理,避免人畜中毒。生斑蝥有毒,是因为含有毒性成分斑蝥素,口服毒性很大,可引起咽部灼烧感、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中毒性肾炎等症,往往由于引起肾功能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因此生斑蝥不能内服,口服必须经过炮制。
炮制降低毒性的原理是:毒性成分斑蝥素在84℃开始升华,110℃为其升华点,、米炒加热可使斑蝥素部分升华,部分被米吸附而含量降低,从而使其毒性降低。

第10题:

配制添加剂过程中注意些什么?


正确答案: (1)保证称量准确
(2)入罐前有充分的溶解时间
(3)入罐前需进行两级过滤
(4)冬季要保持25-30°C罐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