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人类环境观

题目
问答题
简述人类环境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参考答案: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演化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人类是环境的改造者,能够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去能动地改造自然,对环境造成良性的或恶性的影响。


第2题:

简述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观。


正确答案: 文化整体观;文化相对观;文化普同观;文化适应观;文化整合观。

第3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

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

C、消费观

D、科学观


参考答案:A

第4题:

简述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在国际环境法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人类环境宣言》是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属于“软法”的范畴,但由于它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共同信念,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用表现在:
(1)第一次概括了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其中某些原则和规则成为后来国际环境条约的有约束力的原则和规则。
(2)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上所遵守的规范。
(3)为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国内环境法提供了可资遵循和借鉴的原则和规则。

第5题:

简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的意义及《人类环境宣言》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议会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又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斯德哥尔摩会议促进了国际环境条约的制定,随后又有许多重要的国际公约制定出来。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进入较为活跃的时期,一些基本原则、规则逐渐确立,国际环境法的框架基本形成。
(2)《人类环境宣言》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1、宣布对7项原则的共同认识;
2、公布了26项指导人类环境保护的原则。
该宣言本身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宣言第一次概括了国际环境法的原则和规则;
2、这些原则和规则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上所遵守的规范;
3、为各国制定和发展本国国内环境法提供了可遵循和借鉴的原则和规则。

第6题: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观内容


正确答案:第一、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第二、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可持续发展强调代内公平,关注代际公平。
第四、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放弃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第五、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快环保新技术的研制及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第7题:

简述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正确答案: ①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他们的地理条件,从而展开其文化创造历程;
②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方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③了解文化时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的,文化与地理互动的;
④地理对人文的影响,有许多复杂的中介内容

第8题:

简述人类环境的含义和内容。


参考答案: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如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及其相应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的观点机构等。自然环境一般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体。


第9题:

简述人类环境观


正确答案:人类环境观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的看法和观点、观念的总和,它是人们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指导思想。
第一阶段 人类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第二阶段 人类无视自然、主宰自然
第三阶段 人类重视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

第10题:

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 A、家族本位儿童观
  • B、社会本位儿童观
  • C、个人本位儿童观
  •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