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热2周,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清肥达反应“O”1:320(+),H 1:640(+)( 

题目
单选题
持续发热2周,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脾大,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清肥达反应“O”1:320(+),H 1:640(+)(  )。
A

B

C

D

E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持续发热2周,伴腹泻、脾大,血清肥达反应H: 1/320,O: 1/320, OX19: 1/80( )。


正确答案:D

第2题:

持续性发热2周,伴腹泻,肝脾肿大,血清肥达反应H l:320,0 1:320( )。


正确答案:A

第3题: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发热及中毒症状

B.伤寒玫瑰疹

C.血培养阳性

D.肥达反应H、O效价增高

E.外周血白细胞降低


正确答案:C
症状、体征、肥达反应阳性及血白细胞降低等均为本病特点,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不是确诊最可靠的依据。只有血培养阳性最可靠。

第4题:

患者发热一周,肥达反应结果为H1∶1280(+)、O1∶640(+)、A1∶640(+)、B1∶640(+)和C(-),应考虑()。

A、伤寒早期

B、伤寒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后


答案:E

第5题:

[假设信息]假如发热病人肥达反应“0”1:40,“H”1:320,“A”1:640,“B”1:640,应考虑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预防接种后


正确答案:E
伤寒病原体有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4种,它们都有组成相同的菌体抗原“O”和特异性各异的鞭毛抗原“H”,肥达反应就是用已知伤寒杆菌“O”、“H”抗原和副伤寒杆菌A、B的“H”抗原,与病人血清做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存在,从而作出伤寒和副伤寒甲、乙的诊断。由于副伤寒丙发病者甚少,凝集效价较低,肥达反应常呈假阴性,目前已不包括在肥达反应检测中。正常人由于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有一定量抗体,一般情况下,伤寒杆菌“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副伤寒甲、乙凝集效价>1:80才有诊断价值。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后“O”抗体出现较早,维持时间短(半年左右),且消失后不受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重新出现。“H”抗体出现较晚,但可维持数年,消失后易受非特异抗原刺激而出现回忆反应。“O”、“H”均超过正常值为伤寒,“O”在A或B中增高,则分别诊断为副伤寒甲或乙。本例“O”凝集效价不高,表明无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的感染。“H”在A、B中均明显升高,提示患者曾接受过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三联疫苗接种,或受到非特异性抗原刺激而引起的回忆反应。

第6题:

肥达试验结果:H 1:640,O 1:320,A 1:80,B 1:80,该病人可能是 ( )

A、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B、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C、回忆反应

D、伤寒

E、预防注射


参考答案:D

第7题:

诊断伤寒,肥达反应有参考意义的抗体效价标准是

A.“O”≥1:80,“H”≥1:160

B.“O”≥1:160,“H”≥1:80

C.“O”≥1:80.“H”≥1:320

D.“O”≥1:80.“H”≥1:80

E.“O”≥1:320.“H”≥1:320


正确答案:A

第8题: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0”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C
C.

第9题:

肥达反应结果:“O”1:320,“H”1:8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40,应考虑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

C.副伤寒乙

D.副伤寒丙

E.斑疹伤寒


正确答案:C

第10题:

肥达反应阴性

A.O1:40,H1:40,A1:40,B1:40

B.O1:80,H1:160,A1:40,B1:40

C.O1:160,H1:160,A1:320,B1:40

D.O1:160,H1:40,A1:40,B1:320

E.O1:40,H1:320,A1:320,B1:320


参考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