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题目
问答题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民法通则》规定的20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参考答案:错

第2题: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 )的规定。A.中止B.中断C.延长D.中止、中断或延长


正确答案:C
最长诉讼时效适用规则是:时效期间是20年、适用范围没有限制、从权利受侵害开始计算、不适用中止和中断,可以适用延长。由此可见,A、B、D项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正确。

第3题:

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1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C、诉讼时效中断是指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D、诉讼时效延长是指因出现特殊情况,如地震、洪水、战争或因公出国等,权利人不能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下列有关保证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有()。

A.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是债权人向保证人行使追索权的期间
B.保证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C.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D.保证期间性质上属于诉讼时效期间,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答案:A,B,C
解析:
保证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

第5题: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 )。A.可以中止和中断B.可以中断和延长C.可以延长D.可以中止和延长


正确答案:C
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故本题答案为C项。

第6题: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 )的规定。

A.中止

B.中断

C.延长

D.中止、中断和延长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最长诉讼时效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但不适用中止和中断,因此,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第7题: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参考答案:

中止: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依法暂时停止进行
适用:
(1)因法定事由(不可抗力;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2)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
(3)暂时停止进行
中断:已经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的制度
适用:
(1)当事人主观有意识的行为
(2)任何阶段,不限次数
(3)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第8题: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民法通则》中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 ()。

A.可以中止和中断 B.可以中断和延长 C.可以延长 D.可以中止和延长


正确答案:C

第9题:

既可以延长,又可以中止和中断的期间是( )。

A.普通诉讼时效

B.特殊诉讼时效

C.最长诉讼时效

D.除斥期间


正确答案:AB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既可以延长,也可以中止、中断;最长诉讼时效只能延长,但不可以中止和中断;除斥期间既不可以延长,也不可以中止、中断。因此,C、D是错误的,A、B是正确答案。

第10题:

关于《民事诉讼法》对期间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B: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C: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D: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答案:A,B,C
解析:
【考点】期间的耽误和延展【详解】本书认为司法部公布答案值得商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184条(现为2012年修订后《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的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故A项正确,应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6条规定,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B项说法是不全面的,虽然当事人提出证据的期间不适用中止和中断的规定,但可以适用延长的规定,故B项不应选。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239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故C项说法正确,应选。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期间是除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故D项说法错误,不应选。本书认为本题答案应为AC,司法部公布答案为ABC,其中B项是否应选值得商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