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一组材料。 材料1:相对于西欧国家而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长,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算起至

题目
问答题
下面是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一组材料。 材料1:相对于西欧国家而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长,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算起至1917年十月革命,这中间只有50多年的时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未经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而先于西方进入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发生后,第二国际的理论权威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纷纷指责它缺乏必要的生产力基础,搞早了,搞糟了。其中以考茨基的言论最为尖刻,他攻击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无非是一种想要超越或者用法令来取消那些自然的发展阶段的大规模试验而已”,就像“一个怀孕妇女,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考茨基的“早产论”一出台,列宁等人在理论上就进行了有力批判。而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凯歌高奏,则从实践上给宣告了“早产论”的破产。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似乎“挽救”了考茨基,随着各种形式“早产论”的再次流行,他的这番言论也成为一些人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被当成是对十月革命道路历史命运的天才预言和绝妙比喻。 材料2:社会主义革命对俄国来说不是徒劳的“布尔什维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很多“社会主义前提”不成熟的情况下被迫迈出的一步,是在经济崩溃、国土沦丧、地主-资本家执政集团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的状况下使民族-国家得以生存的唯一现实机遇。正因为如此,广大人民接受并捍卫了十月革命。([俄]亚·弗罗洛夫:《共产党人论社会进步的前景》,见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材料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383页。) 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够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早产论”的主要错误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 A、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 B、俄国农奴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正确答案: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俄国资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西方资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西方资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了俄国在政治方面的改革。
为使专制制度适应资义发展的需要,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这是废除农奴制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从而为俄国资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3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

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A
A【解析】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保留了封建残余。

第4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近代化的脚步依然沉重的主要的原因是()。

  • A、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 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缓慢
  • C、改革后的农民没有自由
  • D、自上而下的改革没有得到人民的拥护

正确答案:A

第5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这是因为改革()

  • 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 B、由资产阶级领导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D、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正确答案:C

第6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正确答案: 19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关系发展,农奴制逐渐瓦解。农民起义不断,革命民主主义者宣传革命思想,鼓动人民推翻农奴制度。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改革派。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形势,宣布自上而下进行改革。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签署《农民改革法令》和《改革宣言》。该《法令》由17个文件组成,包括《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关于赎买法令》、《地方法令》等。其中《总法令》最重要,共207条,规定了废除农奴制的基本条件。改革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和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民结婚和干涉其家庭生活。农民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商业、手工业,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可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农民依法交60卢布赎金,6个月后即可获得宅旁园地所有权。农民取得份地,须经地主同意,缴付赎金。在赎取份地前,农民仍要向地主服“暂时义务”;以村社为单位实行连环保制度,未经允许农民不得随便到外地谋生。列宁指出,农奴制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使数千万农奴摆脱了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这场改革极不彻底。大片土地仍在贵族地主手中。农奴制残余在俄国大量保留下来了。

第7题:

下面是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一组材料。 材料1:相对于西欧国家而言,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不长,从1861年农奴制改革算起至1917年十月革命,这中间只有50多年的时间。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俄国未经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而先于西方进入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发生后,第二国际的理论权威和孟什维克的理论家纷纷指责它缺乏必要的生产力基础,搞早了,搞糟了。其中以考茨基的言论最为尖刻,他攻击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无非是一种想要超越或者用法令来取消那些自然的发展阶段的大规模试验而已”,就像“一个怀孕妇女,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且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考茨基的“早产论”一出台,列宁等人在理论上就进行了有力批判。而十月革命所开创的社会主义历史进程凯歌高奏,则从实践上给宣告了“早产论”的破产。然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似乎“挽救”了考茨基,随着各种形式“早产论”的再次流行,他的这番言论也成为一些人经常引用的“至理名言”,被当成是对十月革命道路历史命运的天才预言和绝妙比喻。 材料2:社会主义革命对俄国来说不是徒劳的“布尔什维克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很多“社会主义前提”不成熟的情况下被迫迈出的一步,是在经济崩溃、国土沦丧、地主-资本家执政集团完全失去活动能力的状况下使民族-国家得以生存的唯一现实机遇。正因为如此,广大人民接受并捍卫了十月革命。([俄]亚·弗罗洛夫:《共产党人论社会进步的前景》,见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材料3: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383页。) 为什么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正确答案: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工人阶级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8题: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

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


参考答案:B

第9题:

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

  • A、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B、废除了农奴制度使农民解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 C、国力增强,有利于俄国开拓海外市场
  • D、对农民的掠夺使俄国积累了大量资本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面是某教师在讲授“俄国废除农奴制”内容时的一个教学活动片段:师: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是什么7改革如何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形成一致观点:(1)法令内容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2)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师:关于这次改革的影响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人认为“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你们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学生热烈讨论)师: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事件要看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客观影响,第一种观点强调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第二种观点强调农奴制改革的消极作用。经过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次改革呢?(学生讨论回答)师: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问题: (1)指出该案例中出现的问题。 (2)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正确答案: (1)在讲授“俄国废除农奴制”内容时,其教学难点是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改革的作用和影响。在该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时,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学生只是就观点说观点,并没有依据具体史实来阐述这一结论,没有达到教学目标和应有的教学效果。
(2)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这次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和俄国所具备的特殊条件,即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文化艺术成果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俄国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俄国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等,则是这种变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从这种角度去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学生在此基础上就能更好地理解,尽管这种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同样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迅速、全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