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其中共收到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1万多件,这说明民众可以参加的法律实践是()。

题目
单选题
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全文公布,其中共收到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1万多件,这说明民众可以参加的法律实践是()。
A

参与立法讨论

B

参加模拟法庭

C

旁听司法审判

D

行使监督权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社会主义法律制定必经的程序是

A、须经法律议案的提出和法律的公布

B、须经法律草案的讨论和通过

C、须经法律议案的提出、草案的讨论和通过

D、须经法律草案的讨论、通过和法律的公布

E、须经法律议案的提出、草案的讨论和通过、法律的公布


参考答案:E

第2题:

《立法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后将法律草案及其起草、修改的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但是经委员长会议决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 )日。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向社会通报。

A、 九十

B、 六十

C、 五十

D、 三十


参考答案:D

第3题:

通过网络公布法律草案,以征求大众意见,是立法名字的重要表现,我国第一次在官网上公布的法律草案是()


参考答案:物权法草案

第4题:

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作为参谋助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提供服务。为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介绍立法工作情况,法工委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2019年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建立发言人机制举行第一次记者会。发言人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目前为止,本年度共有15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1件次,包括: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森林法(修订草案)、社区矫正法(草案)、密码法(草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等。
对于备受关注的民法典,其合同编、侵权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于2019年1月4日至2月3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合同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256人提出的504条意见,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117人提出的228条意见。2019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进行了二审,之后4月26日至5月25日,两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其间,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1132人提出的2286条意见,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20031人提出的31936条意见。

民法典合同编、侵权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

A.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和基础
D.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保障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 项错误,根据《宪法》第二条第一、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 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按 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全部国家机构,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而题干虽然是在中国人 大网站公布,但是是为了向社会征求意见,选项和题意不符。另外题中问的是根本原因,政体是由国体决定的, 有什么性质的国家,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政体与之相匹配。因此应当选到国体,而非政体。 B 项正确,根据《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律草案审议稿在网上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本原因是我国的国体 是人民民主专政,充分体现了我国由人民当家作主。 C 项错误,社会主义民主同法制相比,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从社会主义法制的产生 来看,它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即人民主权的产生而产生的。二是从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来看,有什么性 质的民主,就有什么性质的法制。三是从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和发展方向来看,同样不能离开民主。因此,社 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 D 项错误,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法制确认社会主义民主;二是社会主义法制规定社会主义民主的范围;三是社会主义法制规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四是社会主义法制 是保卫社会主义民主的武器。

第5题:

以下符合“开门立法”要求的是( )。

A.将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说明等通过网络等媒介向社会公布

B.重要的法律案在全国主要媒体公布征求意见

C.将征求意见情况向社会通报

D.法律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的,应当召开听证会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程序分为四个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制定程序的是

A、法律的公布

B、法律草案的讨论

C、法律议案的提出

D、法律的宣传

E、法律草案的通过


参考答案:D

第7题:

2015年7月6日起,网络安全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


参考答案:2015年8月5日

第8题: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提出法律案同时应当提出的资料不包括()。

A、法律草案必要的参阅资料

B、法律草案的公民意见

C、法律草案文本

D、法律草案说明


答案:B

第9题:

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作为参谋助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提供服务。为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介绍立法工作情况,法工委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2019年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建立发言人机制举行第一次记者会。发言人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目前为止,本年度共有15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1件次,包括: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森林法(修订草案)、社区矫正法(草案)、密码法(草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等。
对于备受关注的民法典,其合同编、侵权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于2019年1月4日至2月3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合同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256人提出的504条意见,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117人提出的228条意见。2019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进行了二审,之后4月26日至5月25日,两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其间,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1132人提出的2286条意见,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20031人提出的31936条意见。

下列法律中必须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是__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三)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 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A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 1986 年 6 月 25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六次会议通过,并于 2019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 制定。 B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是 1984 年 9 月 20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 议通过,并于 2009 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D 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尚在立法阶段,社区矫正法草案于 2019 年 6 月 25 日提请十三 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属于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应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D 项正确,民法典属于民事基本法律,必须由全国人大制定。

第10题:

法工委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作为参谋助手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提供服务。为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更好地向社会公众介绍立法工作情况,法工委建立了发言人制度。
2019年8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就建立发言人机制举行第一次记者会。发言人通报了今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目前为止,本年度共有15部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1件次,包括: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民法典继承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森林法(修订草案)、社区矫正法(草案)、密码法(草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等。
对于备受关注的民法典,其合同编、侵权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于2019年1月4日至2月3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合同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256人提出的504条意见,侵权责任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117人提出的228条意见。2019年4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进行了二审,之后4月26日至5月25日,两编草案的二次审议稿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其间,物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共收到1132人提出的2286条意见,人格权编草案二次审议稿收到20031人提出的31936条意见。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________。

A.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C.促进了基层政权的巩固
D.有利于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A 项正确,法律草案审议稿在网上公布,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全体人民都能参与,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 项错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因此基层民主制度的完善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C 项错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才能促进基层政权巩固。
D 项错误,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一说法错误,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是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