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心肌缺血

题目
问答题
简述心肌缺血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心电图表现
1.ST段多呈下垂型、水平型下移。
2.相关导联T波倒置,有时可出现T波双肢对称、底端或尖端尖锐的"冠状T"。
3.可出现U波倒置。
4.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麻醉期间心肌缺血的ECG表现。


答案:①心传导异常;②心律失常;③出现Q波,R波进行性降低;④S-T段压低大于1mm或抬高超过2mm;⑤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第2题:

简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定义及临床诊断


正确答案: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冠脉病变造成的不伴有心脏疼痛的暂时性心肌缺血。
1."健康人"的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无症状,但是经运动试验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的改变,冠脉造影发现有﹥50%的血管狭窄。
2.心肌梗塞后的无症状心肌缺血30%的心肌梗塞的患者在住院或出院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
3.心绞痛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占心绞痛患者的60-100%。例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现一天内有5次心肌缺血发生,但患者临床上只出现一次心绞痛发作。

第3题:

简述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超声征象及心肌梗死的主要并发症。


正确答案:
超声心动图征像:
心肌缺血:缺血部位心肌局部室壁运动幅度减低,收缩期增厚率减低。多数冠心病患者
静息状态无心肌缺血表现,需通过负荷超声心动图诱发心肌缺血,提高冠心病的诊断。
心肌梗死:梗死部位心肌变薄、回声增强,室壁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消失,甚或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主要并发症:心肌梗死时可发生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室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及左室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

第4题:

简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按Cohn的分型。


正确答案: 1.心肌缺血完全无症状在人群中大约占5%。
2.心肌梗塞后仍然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大约占心肌梗塞总数的1/3,心肌梗塞后,患者无症状,做轻量级ECG运动试验,其中20%~30%可以检出S-T段降低;而没有症状。
3.心绞痛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属这一型。AECG监测发现60%~80%的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可有频繁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在全部心电图ST段降低中,多达75%为无症状性,仅有小部分肌缺血发作伴随着症状。在不稳定型静息性心绞痛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更高。

第5题:

简述心肌缺血


正确答案: 心电图表现
1.ST段多呈下垂型、水平型下移。
2.相关导联T波倒置,有时可出现T波双肢对称、底端或尖端尖锐的"冠状T"。
3.可出现U波倒置。
4.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和Q-T间期延长。

第6题:

关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叙述正确的有( )

A、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发作可表现为胸部闷痛等不适,亦可无症状

B、无症状心肌缺血与预后无关

C、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D、能有效防止有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的药物对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也有效

E、动态心电图是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方法之一


参考答案:ACDE

第7题:

简述钙通道阻滞药用于防治心肌缺血和抗高血压的机制与特点


正确答案: (1)防治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原理为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可减少血小板聚积,增加缺血区血流,刺激侧支循环生成等。
(2)抗高血压作用:作用机制是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特点是起效快,不减少心排血量,不引起心动过速,而且没有快速耐药现象

第8题:

简述麻醉期间心肌缺血的原因。


答案:①病人精神紧张、恐惧和疼痛,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脏后负荷加大、心率加快;②血压过低或过高;③麻药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使心输出量减少,以及对血管的影响使回心血量减少;④麻醉期间供氧不足或缺氧;⑤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第9题:

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2mV提示()。

  • A、高侧壁心肌缺血
  • B、下壁心肌缺血
  • C、前侧壁心肌缺血
  • D、ST段正常
  • E、下壁心肌损伤

正确答案:E

第10题:

简述丹参抗心肌缺血的机理(丹参酮ⅡA、、丹参素)


正确答案:——扩张冠状动脉及冠脉侧枝血管
——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心肌耗氧量
——抗脂质过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