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凯恩斯模型如何解释投资需求形成的?

题目
问答题
后凯恩斯模型如何解释投资需求形成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后凯恩斯模型强调的是产量和资本存量对投资需求的决定.假设资本存量与产量的最优比例为V,最优资本存量为K*,产量为Y,则:
K*t=VYt
假定V为不变量,如果产量增加,资本存量必须按固定比例增加。这样:
K*t-K*t–1=VYt-VYt-1=V(Yt-Yt-1)
如果假定资本每一时期的调整都是最优的,则K*t=Kt,这样:
It=K*t-K*t–1=Kt+Kt-1=VΔYt
上式中,ΔYt=Yt-Yt-1,It是净投资.值得指出的是,假定各个时期的K*t=Kt,意味着It=It*,It*表示意愿投资.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凯恩斯是如何用总需求不足解释周期性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参考答案:

(1)周期性失业又称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2)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紧缩性缺口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

(3)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第2题:

解释凯恩斯和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并利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凯恩斯情形和古典情形下的扩张效应。


参考答案:

(1)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假设工资的完全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的供求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引起实际工资变动,劳动市场出现非均衡,导致名义工资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直至劳动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以前是向右上方倾斜,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而垂直。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货币工资刚性和货币幻觉两个假设。
(2)两条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在于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所以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直线。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价格变化引起实际工资的变化,劳动市场失衡状态并不能总是自动矫正,充分就业也不能总是得以实现,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维持在充分就业保持垂直,而是保持水平或者正斜率的状态。
(3)财政扩张主要作用于总需求曲线,使其右移。财政扩张效应在凯恩斯和古典情形下的差异是很大的。在凯恩斯极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对价格水平不产生任何影响。在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价格小幅度上升,同时引起产出增加,只是政策效果没有极端的情形下明显。然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总需求增加的结果,只会导致价格的上升而不能增加实际产出水平。综上所述,在凯恩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有效,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无效。


第3题:

如何理解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正确答案: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水平,而投资又是利率的函数,因此,货币的供给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总支出和实际产出。

   凯恩斯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对货币需求进行分析:(1)货币的交易需求 2)谨慎需求 3)投机性需求

   货币需求是与收入变动成正比相关的交易性需求和利率成负相关的投机需求的总和。当利率低至一定水平,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成为水平直线,这就是所谓“流动性陷阱”。在既定的利率条件下,收入变动将引起货币需求线的移动,随收入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将平行向右上方移动。

第4题:

如果投资支出,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


正确答案:D
在凯恩斯模型中,投资的下降将会导致实际产出水平的下降,GDP将会持续的下降。受投资乘数的影响,GDP的下降量将会大大超过投资的下降量。

第5题:

剑桥方程式、凯恩斯采购需求模型、弗里德曼采购需求函数,都是从宏观角度分析采购需求的典型。()


参考答案:错误

第6题:

古典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之间的一个重要不同在于,凯恩斯主义模型中()。

A.货币需求

B.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C.储蓄

D.储蓄与投资


参考答案:A

第7题:

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参考答案:凯恩斯认为,就业水平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在短期内取决于总需求。当总需求不足,国内生产总值达不到充分就业水平时,这种失业就必然产生。凯恩斯用缺口紧缩性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失业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凯恩斯把总需求分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他认为,决定消费需求的因素是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与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投资需求的是预期的未来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水平。在国内生产总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纯利润,而这一利润取决于投资预期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与为了投资而贷款时所支付的利息率。凯恩斯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说明了预期的利润率是下降的,又说明了由于货币需求(即心理上的流动偏好)的存在,利息率的下降有一定的限度,这样预期利润率与利息率越来越接近,投资需求也是不足的。消费需求的不足与投资需求的不足造成了总需求的不足,从而引起了非自愿失业,即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第8题:

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总支出是如何决定的?又是如何变动的?


参考答案:

(1)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假定短期中总供给是不变的,只分析总需求(用总支出代表)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2)总支出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它由消费函数决定,其斜率为边际消费倾向。在不考虑总供给时,总支出曲线与45度线(该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即实现了宏观经济均衡)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

(3)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由总支出决定的,总支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所以,总支出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方向变动,即总支出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总支出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第9题:

严格讲,采用内部收益率和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属于( )投资需求模型。

A.后凯恩斯

B.凯恩斯

C.新古典

D.q


参考答案:B

第10题:

在凯恩斯理论中,与利率成反比的是( )。

A.交易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

B.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

C.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

D.投资动机形成的投资需求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