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

题目
问答题
谓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与不可抗力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B.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责任
C.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也可根据情况部分免除责任
D.不可抗力包括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

答案:C
解析:
《合同法》117条规定: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迟延履行方的相应责任。

第2题:

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费用及延误期,双方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工程本身的损害、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提;承发包双方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担相应费用;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

第3题:

不能免除遭遇不可抗力一方责任的情形是( )

A、遭遇令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

B、遭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及时通知对方

C、遭遇不可抗力一方以口头形式提供证明

D、合同订立之前发生不可抗力


正确答案:AC

第4题:

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事故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不可抗力(ForceMajeure)是指买卖合同签订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件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事件成立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意外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以后;
(2)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而是偶发的和异常的事件;
(3)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和无能为力的。

第5题:

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


正确答案: 构成不可抗力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事件是在有关合同成立以后发生的;②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③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和不可克服的。

第6题:

合同中不可抗力条款应包括()。

  • A、不可抗力事故范围
  • B、不可抗力事故的处理
  • C、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方式
  • D、证明文件及出证机构
  • E、不可抗力时间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非典是否属于不可抗力?造成工期延误的责任如何承担?


正确答案: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它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合同的,部分或者全部免除其不能履行合同的责任。
不可抗力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自然原因引起的,如水灾、旱灾、暴风雪、地震等;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如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即,战争属于不可抗力,因其原因所造成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的,将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情况,部分或全部免责。
而非典就迄今的医学而言,非典疫情的出现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就非典的本质特性而言的,属于不可抗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在非典期间的工期延误都可以视作不可抗力而免责,必须对非典与工期延误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如果非典疫情确实对该施工单位或该施工场地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工期延误,可以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部分或全部免责。

第8题:

下列关于不可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通过当事人的努力可以将损失避免的,那么对于这部分损失而言,该事 件不能认定为不可抗力

B.如果事件通过当事人的努力是可以不发生的,那么即使发生了也不能构成不可 抗力

C.天气的变化是可以算作不可抗力的

D.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

E.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


正确答案:ABDE

第9题:

何谓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如何认定的?


正确答案:不可抗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不可抗力的认定:
1)实践是在有关合同成立以后发生的;
2)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所造成的;
3)实践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后果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控制、无法避免和不可克服的。

第10题:

引发不可抗力事故的原因?我国对不可抗力事故的界定?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不可抗力事故范围较广,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
(1)自然力量的事故,是指非人类自己造成的事故,通常包括给人类造成灾害的诸多自然现象,如:火灾、冰灾、风灾、暴风雨、大雪、海啸,干旱、山崩、森林自燃等;
(2)政府的行动,是指当事人签约后,有关政府当局发布了新的法律、法规、行政措施,如:颁布禁令,调整政策制度等;
(3)社会异常事故。如:骚动、暴动、战争等,往往构成当事人履约的障碍。 上述第一种情况是自然力量引起的,第二、三种是社会力量引起的障碍。
我国对不可抗力事故的界定
不可抗力作为一种侵权的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是基于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害,是源于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动荡所致,是对行为人行为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的割裂,因而并无实际意义上的侵权民事责任的产生。但由此可能会产生违约的民事责任,所以它可以作为违约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而不是作为侵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
法律后果:按照有关的法律原则和国际贸易惯例,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使合同无法履行或不能如期、全部履行,则有关当事人可依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免除其相应的责任,即可解除合同或变更合同,并对由此而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免负赔偿责任。